历届两会记者印象回顾
|
|
《中国汽车报》编采中心主任 桂俊松:“汽车资源社会化”的程度非常有限。汽车行业还是一个小圈子,和经济界隔着一层皮,没有充分融入社会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与此同时,当时“社会资源汽车化”的程度也不高。[全文]
|
新浪2003两会报道
|
|
《汽车与运动》总编辑 周丽娟:那一年已经在讨论自主发展还是合资合作的问题。代表们敬业而富有激情,但与此后不同,一些敏感问题虽被论及,却并没有报道。[全文]
|
2002年以来汽车“销售热”及其引发的“造车热”利弊如何论断,车市为何出现的“井喷”现象,中国是否会成为汽车制造的“世界工厂”,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能否续写辉煌等问题,都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
|
《中国汽车报》经营中心广告部副总监 陈梓萱:“汽车产业快速的发展”成为当时“两会”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他回忆,“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影响到国计民生的许多领域”也是在那一年被提出的。[全文]
|
新浪2004两会报道
|
|
《中国汽车报》编采中心首席记者 贺北时:在这一年的“两会”上,整零关系矛盾开始显现。一些零部件企业的“两会”代表、委员表示,整车厂为了降成本,开始挤压上游零部件企业,使这些企业的日子很难过。[全文]
|
未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之路究竟在何方?在我国汽车产业丛林中,谁能成长为参天巨木?“两会”期间,参会的大小汽车企业代表和委员各有所思…
|
|
中国汽车报网、《商用汽车新闻》总编辑 姚蔚 :在采访地方省市领导时,愿意或能够对记者畅谈汽车话题的并不多。像上海市市长韩正那样鲜明、清晰地亮出上海市汽车业规划的地方领导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全文]
|
新浪2005两会报道
|
|
《中国汽车报》编采中心记者 王冀:在那一年“两会”上,一些经济界委员也对汽车业的发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全国政协常委邵奇惠更是在鲜明地指出“自主创新是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全文]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工业问题时,连续四次提到“创新”,强调了创新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重要作用。几天来,汽车界代表、委员几乎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话题:自主创新。
|
|
《中国汽车报》编采中心记者部主任 胡轶坤: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这使自主创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随即全国“两会”的召开,更是把自主创新的讨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全文]
|
新浪2006两会报道
|
|
《中国汽车报》编采中心记者 刘榴:报道主题与汽车行业关注热点、“两会”热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除了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汽车业带来的机遇、节能环保汽车如何在政策支持下更好地发展也是代表、委员关心的议题。[全文]
|
“自主发展”是汽车业的老话题,今年代表、委员们更关注如何落实“自主创新”。站在和谐发展的角度,开始理性看待中国汽车业所面临的问题。在为企业内部的生存发展踊跃进言的同时,也开始考虑百姓的用车环境和消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