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中国经营报》主任记者张炤虎,《汽车商业评论》主编贾可做客新浪(图片左起贾可、李书福、张炤虎、新浪编辑)
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社会正在形成,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使汽车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地发展,如何构建一个车与人、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汽车社会,成为他们在这届“两会”上思考的重要议题。新浪汽车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汽车商业评论》主编贾可、《中国经营报》主任记者张召虎做客新浪,畅谈汽车行业和吉利未来的发展。
主持人:主持人:新浪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新浪汽车嘉宾聊天室,在两会召开之际,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做客新浪汽车,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关于整个汽车行业,以及关于吉利的一些话题,欢迎李董事长光临新浪汽车。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
李书福:谢谢。
主持人:另外两位,坐在最右边的是汽车商业评论的主编贾可,也欢迎您的到来。
贾可:谢谢。
主持人:穿白色衣服的是中国经营报的资深记者张炤虎,同样也欢迎您的到来。
张炤虎: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请李总给介绍一下,今年的两会您都带来了哪些提案,重点有哪些提案需要给介绍一下?
李书福:今年我带的提案交了,也没有向媒体去传达,因为关键考虑有一定的秘密性,所以也不方便说,当然也跟汽车这个行业发展非常有关的一些提案。因为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搞了那么多年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需要解决的一些方案,我们也都提了一些想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很不容易,处于非常艰难的历史关头,所以我们会尽力的在两会期间提出更多的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办法。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近年来,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发展非常快,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吉利也是自主品牌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企业,下面想请李书福先生给介绍一下,目前吉利的一个整体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在发展过程当中还有哪些瓶颈会遇到?
李书福:吉利在发展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是很多的,跟全中国的所有汽车同行所碰到的问题也都是差不多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尤其在汽车这个行业里边反映得更加强烈,全世界所有汽车公司,在中国都有他们的分支机构、合资企业,所以中国的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
在这种情况下,吉利主要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因为汽车这个行业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它不是一百米,也不是两百米,不是说现在跑在前面以后也能跑在前面,这个跟其他行业不同。从全世界来看的话,汽车的发源地是英国,但事实上现在英国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它自己的汽车工业了。你看最近美国克莱斯勒也碰到一些麻烦,通用福特也遇到一些麻烦,所以说原来跑在前面的不等于他永远长期都能跑在前面。
因此作为吉利来讲,第一,现在也跑不到前面,第二,也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做基础性的工作,练内功,讲实效,路要走得稳、走得实,这个对吉利来讲特别重要。我在几年前就说吉利是一个世纪汽车婴儿,世纪汽车婴儿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汽车婴儿,这个汽车婴儿从他的出生,从他的家庭背景各方面来讲都不是非常的良好,家里也不富裕,父母亲也不是高官(笑),这个小孩儿一出生的时候还没有户口,一天到晚受人歧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健康地成长起来?所以必须要和其他的孩子不同,要加倍努力,而不是说跟富家子弟,跟高干子弟,或者是跟有特殊社会背景的子弟去相提并论。我们要有自知之明,所以必须埋头苦干,谦虚好学,勤奋上进,要认准方向,我们叫提炼一个精神,还要凝聚一股力量,然后要完成一个使命。虽然我们人小,但是我们的志气很大,我们的追求很远大,所以这几年来吉利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慢慢成长。但毕竟还是非常的曲折,非常的坎坷,因为我们的对手基本上都是世界大企业和中国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他们实力非常雄厚,有一些根本不计较眼前的一些损失,也不计较利润,反正这个钱从银行拿来就行,国家给他拿来用了就行,所以这个跟吉利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打基础,比方说全员的技师、技工培训,也就是吉利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要达到技师、技工以上等级的水平,要培训、要考试、要拿证书。然后是全员的学历培养,就是吉利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要达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现在没有达到的我们要对他进行培养培训,必须要全部达到,然后我们还进行了高水平、高水准、专家级的人员培训,比方说吉利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专门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就是为吉利集团大批量的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专家,在全世界、全中国聘请顶级的汽车专业人才集聚到浙江,要为吉利培养这方面的高水平人才。现在我们比方说从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通用汽车学院,以及日本的丰田商学院,我们要请大批的专家学者到吉利来讲学,全国我们要在各个大学里面请最有影响的老师专家,比方清华的汽车学院的院长,比如同济专家领导,比如东北大学的,以及其他的,反正全中国在汽车这个学科里面走在前面的老师、专家、校长、院长,我们都要请他到吉利研究生院来,为吉利研究生提供讲学,解答一些疑难的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的,或者从理论上还没有讲通的一些技术难题。
那么通过这样的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培训,造就一支具备自主创新基本素质的人员、人才队伍,构建吉利自主创新的基本架构和形成吉利自主创新的基本能力。因为这个自主创新,现在大家讲的也很多,国家也非常重视,但是这个不是说一个专家、两个学者,或者几个工程师就能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不会的,必须要全员的、全面的人才培养培训,要把人的素质提上来,人的能力要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人的思想要有自主创新思想。一个课题形成了需要大家共同配合,这种配合就是全员性的,尤其像汽车几万个零件,涉及的学科太多了,这些学科和多方面的技术合作需要每个员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当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形成一种集成的技术提升和品质提升。
因为汽车这个行业从它技术的理论方面来讲,它是全面公开的,没有任何的保密,它不存在说还有一些秘密需要大家去探讨,其实只要大家把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这个汽车产品就做好了。因为汽车首先材料是全世界都一样的,塑料,同样的塑料,钢材,同样的钢材,橡胶,同样的橡胶,都是全球可以公开买到的,技术从理论上讲都是一样的,设备,所有的设备都可以买到,所以它不存在还有多少的秘密,当然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持续的技术创新、持续的品质提升,持续的科学发现,这会有,但是这种持续的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科学发现还是建立在一个全员的员工素质、创新思想形成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认为对员工全面的培训培养是一个汽车公司长久发展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伴随着今后长久的发展,要持续提高他的能力水平。
所以吉利从一开始进入汽车行业的那一天起,就办了技师学校,技师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大学,现在研究生教育学院,我们现在依然还在这么做,至于其他的比方说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这些我们也都在做,我刚才主要是从人才方面来讲。
资本密集的话,吉利现在主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因为国内资本市场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这些人做不了,国际资本市场比较简单一点,它相对交易也清晰一点,因此我们是通过香港窗口和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联系,包括刚上几天我们就上了六个多亿港币的股票,而且全世界认购非常踊跃,我想和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连接,用国际资本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这是吉利今后要坚持的一条道路。
技术密集呢,我们是全面的展开广泛的全球性的技术合作,这个我们也做得比较好,以前我们是这么做,现在我们是这么做,今后我们还会这么做,当然通过我们自身全员的素质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现在来看还是依赖于其他专业公司的一些技术,今后我们会自己解决,这样会降低一些成本,更好地形成自主创新。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在做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去年我们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拿出五千万块钱捐给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干什么呢?也是为了人才,寻找一千个贫困大学生,他们考上大学了,家里比较穷,上不起学,我们拿这个钱帮助他们解决上学的问题,其实也都是一种人才方面的战略思考,因为这些人上学以后毕业了,他可以到吉利工作,也可以不到吉利工作,但是他得到了吉利的一些支持,今后他会反过来支持和帮助吉利,虽然没有这个合同,也没有说一定要反过来帮助吉利,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
所以这一切工作都是从汽车这个行业的规律出发所推行的计划,因为这个规律就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所以现在不能急于求成,要着眼于长远。
主持人:刚才李总也从吉利的软件和硬件上介绍了一些吉利的情况,那么李总也说了现在吉利在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最近这几年可能吉利的发展在业内来看也是很有魄力的,包括跟国外的一些公司合作,或者是一些交流,也非常活跃,这些方面吉利在运作的过程当中是否有一些底线?这方面是否能介绍一下?
李书福:吉利跟全世界所有公司的合作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是以吉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家为中心,必须要符合吉利的基本战略,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都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各种形式的、各种所有制、各个方面的都可以合作。所以吉利无论跟英国合资合作,还是跟意大利的、跟韩国的、德国的、日本的,还有世界各国的合作,前提必须是以吉利为中心,符合吉利的战略,我们才能跟全世界的所有公司进行合作。因为吉利有个使命,就是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为了这个使命,一切有利于完成这个使命的力量,我们都可以广泛的联合,本着共赢合作这样的基本原则。最近成果还是很多的,我们已经切身地感受到这种战略能够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
主持人:另外根据刚才李总介绍的一些情况,咱们两位记者是否有些疑问,或者说有些话题需要跟李总进行一下交流?
张炤虎:这次新浪搞了全国两会报道,所以我想李总可能也是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在这次两会上大家都很关注这个自主创新的概念和问题,而且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提出鼓励咱们的企业能够走出去,我想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咱们自己要用咱们自己的力量来做创新,再一个,就是自己有实力的,希望能够到海外去拓展。所以我想请李总能不能谈一谈吉利在对外合作上有没有一些更广阔的思路,或者是更长久的一些想法,配合中央的这些政策变化?
李书福:总理报告分成六个方面,其中第五个方面就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以这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扩大开放,如何使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更好的走出去。我在想当前的中国经济应该要更快地走出去,更好地引进来,更快地走出去就是要鼓励中国的企业尽量快地、尽量多的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而不是在中国竞争,应该走出国门,到外国竞争,把根子伸到外国去,把果实长到中国来。现在有点儿反过来了,就是说外国的企业把根子伸到中国来,把那个果实长到外国去了,所以出现了中国大量的贸易顺差,变成了一个很大的包袱。
吉利在这方面已经下了一个决心,叫做三分之二汽车要迈向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这也就是说吉利这个汽车它会在国外制造,这样的话也就是把这个根子伸到国外去,把果实长在中国。什么叫果实呢?就是这个成果利润以及企业本身的所有制,这个它应该是属于中国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继续认真地探索,因为这个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继续的保持良好态势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改革已经有三十年了,其实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经验还是很不丰富的,所以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不会像我所说的那么容易,但是这一条路必须要走。
中国的对外投资的比例是非常低的,相当于日本的百分之几,美国的千分之几的比例,也就是说日本和美国,包括西方的一些国家,他们之所以相对比较平稳,经济没有太多的大起大落,他关键是把这个根子放到其他所有的国家,吸取人家的营养,占领人家的市场,利用人家的资源,而把这个成果摆在他自己这个国家。而我们现在中国是刚好反过来,人家把企业摆到中国来,用中国的资源、市场,所有权都是外国人,他们赚钱。所以中国现在贸易顺差大部分是加工贸易这样的企业所产生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产生的,所以这些都是人家的,不是中国人的,所以人家一拿就拿走了,咱们中国就没有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经济现象,所以更快地走出去和更好的引进来,我觉得是当前中国经济必须要去做的一件大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