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丰董事长李建新:燃油价格下不来垄断所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11:26  新浪汽车
长丰董事长李建新:燃油价格下不来垄断所致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

  伴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社会正在形成,汽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使汽车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地发展,如何构建一个车与人、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汽车社会,成为他们在这届“两会”上思考的重要议题。全国人大代表、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做客新浪,畅谈汽车行业和长丰集团未来的发展。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做客新浪汽车,我们一起聊一聊今年“两会”汽车界代表关注的话题,今年李总带来了哪些议案?

  李建新:今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提案:一个提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油价”问题,恐怕去年一年对于汽车的消费者来讲感到最受关注的就是燃油的价格,去年汽油价格上涨的幅度非常大。但是我们看到油价涨上去很快,但是当国际原油下来的时候,下来的很慢,这有一个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

  我们也比较了一下,当然随着国际石油架构的波动,燃油、成品油的价格肯定会有波动。但是,在中国这个市场燃油的价格形成机制,因为在这个行业属于有垄断的,我觉得对架构的操控有一些问题。比如说现在石油价格下来以后,像美国这样的市场,它们的石油价格比我们国内的要低。现在一美加就是2.2美元。

  李建新:你要知道,我们国内的燃油跟国外的燃油在燃值上面是有区别的。还有一个它本身的含铅量和含油量,因为说我们的品质和国际上的油的品质是有差别的,价格国外比国内低。国内油价下不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垄断,我们应该建议对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做改革。既然要改革就要打破垄断,所以我建议要成品油现在进口放开了,包括零售也放开了,但是有一个关税的问题。我觉得像石油这样的惠及老百姓的产品,应该可以零关税,因为这是资源型的进口,通过进口燃油的零关税打破这个垄断,形成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形成体制,这样我觉得对每一个汽车的消费者来说是公平的。

  比如现在像我们国家的石油企业,它面对的是其中一个环节,我做过调查,这个环节里面整个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比如在别的产业链里面是赚钱的,但是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是亏损的,所以它老是提出要涨价,而且让国家给补贴。像现在这种情况,比如我们没有增收燃油税,我们这样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得我们有时候的成油价格就高于国际市场,将来要把燃油税加上去,油价就更得涨,只有通过打破这种垄断,真正用一种市场竞争的办法,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中国的汽车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截止到去年的统计,全国的车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辆的保有量,还在不断地增长。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买车的价格方面,还有使用的方面,大家提出的养路费的问题、燃油费的问题,如果油的价格机制不改革,其他的改革也是非常难。

  当然这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部门利益的问题,现在部门利益的问题转嫁给消费者的问题太多,你收一个费,如果改成燃油税,税务机关是现成的,从国家的行政机关来讲,收税等等都会降低,所以等等这些都是要打破垄断。

  主持人:关于燃油税,每年包括我们新浪还有其他的媒体都要做关于燃油税的话题,因为很多的网友都非常关注这个话题,从您这个角度来讲有没有一些判断?

  李建新:这个迟早要推出的,因为已经立法了,这个时机的问题我们想在形成合理价格机制的前提下,我觉得应该立刻推出,不要去担心。因为现在养路费的征收是交通部门、公路部门,这个收税以后就变成税务部门的,这个燃油税怎么样反过来支持公路的建设、交通的建设。

  现在反对的声音就是很担心,担心将来养路现在是公路部门自己收自己在那儿支出,将来如果是税务收转给它支出,是不是拿不到那么多钱,这就涉及到部门利益,我觉得这个比较简单,有些事情下决心比如股权分置改革,多年的“疾病”,做了就做了,而且市场反映非常好。我觉得燃油税也是这个概念,国家应该是果断地采用,因为已经都立法了。不能因为部门利益而影响到这一项法律的执行。

  主持人:另外今年李总这边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汽车产品国家审批制度这样的一个议案?

  李建新:对。大家现在也看到中国的汽车市场,应该是全球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块市场,每年推出的新产品越来越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的产业政策应该根据这个发展做出修订,因为现在企业生产一个产品,它是两种制度,一种是核准制,一种是备案制。备案制来讲它应该说是一种比较把市场运作跟宏观调控结合得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核准制现在还是一种审批制,这就有点有悖于市场发展的规律,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这些产品发展起来,如果要核准,往往一核准时间就长了,比如两年三年一年,市场机会就错过了,这样的例子大家都能够看到。在这方面应该是企业根据市场来做出响应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是我们现在核准也有一些操作起来不科学的问题,比如说规定你这个准入的门槛,有这么一些条件,你要具备这个条件,你的前期的投入肯定是已经存在了,投入进去以后,你不核准,这个投入可以说是打水漂了。我觉得核准这样的门槛应该是透明的,只要我符合这个条件,核准的时候就应该很快地就通过,不符合条件,你通过什么渠道也不能通过。现在你看,没有达到这几个条件的,通过某一种渠道也可以通过。达到条件的,反而不能通过,我就觉得不透明。这就使得竞争有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任何政策制定以后操作起来都应该比较简便而且透明,这样的东西必须要修订、完善。

   有些研发机构与市场脱节 国家应加大对企业科研投入

  你要知道,我们国家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么多产业,唯一具有产业政策的就是汽车,当然这个产业政策从过去老的产业政策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但是你要注意到另外一条,这个产业政策有时候它所鼓励的东西,恐怕反而没有大的发展,它限制的问题反而有大的发展,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因为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认识不足的。市场对资源起着主要的配置作用,这个东西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一讲宏观调控就回到过去的计划经济、行政审批,靠这个是不行的,这有很多例子,汽车方面有很多的例子,在别的产业还有例子。比如说原来我们国家录放机,录放机过去国家说应该要大规模,一建就是几百万台,但是国家投资还没有建成,这边VCD出来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品,市场是起着重要作用的,而不是某几个人你来想大家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

  中国这么一个汽车市场,现在还发展这么快,市场需要什么东西,不是几个人能想出来的,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对市场的情况,从各个方面来讲应该最了解。它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市场不需要的东西必须赶快走,你总不能把车子生产出来压在厂里,谁也不会干这个傻事。过去是生产报喜、商业报忧,现在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最了解市场。

  主持人:看来国家的这些相关的产业政策还要根据市场的一些情况,或者根据实际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李建新:非常有必要。

  主持人:另外您还提了什么议案?

  李建新:第三个议案我讲的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这个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我觉得是党中央、中央政府提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现在越来越看出来,和平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时期,它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在什么地方?在企业。比如说过去你打仗是靠军队,市场经济是靠企业,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怎么样,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我觉得在自主创新、鼓励自主创新、支持自主创新、扶持自主创新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政策还比较空,没有多少实际的东西。

  比如现在大家最关心的三农的问题,新农村的问题,落实群体的问题,农村小孩子上学的问题,城镇低收入的生活问题。你要知道国家这几年拿出这么多钱来解决“三农”的问题,解决农村小孩上学、义务教育的问题,钱从哪来?经济发展,大部分是工商税收。你要看国家的财政收入去年三万九千多亿,百分之八十几是工商税收,就说明这些都需要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的核心又是自主创新。刚才讲了,许多核心的企业,市场在中国、利润在国外,是不是?这就说明,它有它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们企业发展要创新。很多合资企业,我觉得我们在低端钱了一点辛苦钱,我们讲的血汗钱,高端的东西比你挣的钱多多了,那就是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企业要有这方面的发展,要增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企业要加大对研发队伍、团队的建设投入,国家要给予支持,尤其是国家财政要拿出一块钱来支持,这不是说比如说企业你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政府给予补贴,不是这个概念。这个钱是给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

  像美国,美国在开始2001年美国政府最大的研发费用占到财政60、70%,随着企业成长起来,政府对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我觉得在我们的财政预算里面,一个是国家财政预算里面对社会保险、对农村农业,还有一个对科技,预算增长都很快。但是有一个问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科技财政、科技预算的钱大部分是给了科研院所。有的钱可以说最后变成了实验室的成果,有时候不能转化成商品。还有的钱变成了论文,变成了证书,变成了学位。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是科研院所的研究课题跟企业所需要的不是一致的,这是方面,但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企业很难去碰的,因为它很超前,这个国家是要挖潜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在这方面,钱要投入到企业。投入的方法比如说我事先投给你,但是也可能失败,但是我觉得它是一种引导资金,可以有时候10个出来3个,但是3个转化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一个投向的问题。

  还有一个,比如说科研院所,它在科学研究范围、技术研究范围是有特长的,但是产业化范围是比较慢的,我们也有科技企业办的比较好的,但是应该说绝大多数是失败的。因为搞企业有企业的一套规律,现在企业缺乏的是一般科技人员队伍不太整齐,企业在市场运作方面是有它的特点的,这是一般的科研院所包括学校是很难具备的,大家也看到了学校在这方面走的弯路,我就觉得企业应该是主体,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成果转化到商品,还有大量的工艺问题、技术问题、批量生产的管理问题,市场拓展的问题、营销的问题、成本管理的问题等等,这些东西只有企业才能做得到。为什么现在说我们国家的专利里面的申请量和批准量是越来越大,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这些专利多少转化成了商品?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企业是一个主体,这很重要,企业做的事情,像我们汽车,现在需要欧3了马上欧4了,欧4你要解决什么关键技术的问题?你在这方面的研发怎么做?这是很明确的。比如欧4将来有欧5了你怎么办?大家有没有节油。比如现在讲我们国家在做混合电力汽车,这个研究,你钱那么多钱,得到了什么样的成果?值不值得。如果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来做这件事,企业是怎么来运作的?比如说混合电力汽车,比如我们做的SUV,一提到这个大家就想怎么把它燃油降下来,就想做一个混合电动电力的SUV,我们做了两年以后,它在城市路况下面是节油的跑长途是不节油的,我就把这件事情停下来了,因为企业一定要想,我这个投入要转化成商品,我要在将来的市场中获得回报,这个对投入的判断、课题的选择、方向的选择是很有针对性的。

  科研院所、市场的研究还是没有企业这么多。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应该主要投向企业。就提出了这么一个议案。

  否则你说国家的钱、企业交的钱也不容易啊,尽管现在财政收入在增加,但是钱要用在刀刃上,要产生效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