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2012汽车产业年度命题

体制对撞行业政策如何前行

沃尔沃被合资一事,勾勒出了一副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被固步自封的体制政策捆绑手脚的尴尬画面。哪些边界应该设,哪些可以调整,无论是敢想不敢言企业,还是敢想也该言的媒体,都要策划和行动了。

井喷十年之后如何反思车市

从2002年中国车市井喷以来,十年的光景造就了汽车产销大国,但在当前销售出现瓶颈,高增长不在的境况下,是否应该反思,过去的十年是买车的十年,那么未来的十年会是以什么为主题?

合资极限凸显如何重新定位

在盘子越做越大的今天,合资企业的经营模式如何彻底升级,合资自主就是最好的出路吗?如何在新形势下重新定位,到了深刻思考的时候。

两部委接连表态

微博交锋 更多>>

车企人士

@长安朱华荣
@长安朱华荣

不管有没有“合资自主”,自主品牌都面临同样机遇和挑战,并非那么可怕!

@姚利文
@姚利文

合资正是利用合资自主的牌子下打自主要市场份额,向上利用品牌竞争力求利润。自主品牌生存堪忧!

@商玉贵
@商玉贵

不管它是什么模式,也不管它是什么性质的自主。苹果树你就长好苹果,李子树你就长好李子。

@莫言清风
@莫言清风

自主只是责任只是民族大义吗~自主是相关部门的事情,没实体也不可能。自主或许一直是伪概念!

@林啸虎
@林啸虎

合资自主不是合资企业主动行为或感恩回馈。恰恰相反,它是为了享受新近的国家政策而投机取巧想出来的!

沉思

@龚铮铮
@龚铮铮

就业,税收等等不是在天朝吗,为什么一定要有个强大的自主汽车产业? 不然让英国瑞典等汽车工业情何以堪?

@张耀东
@张耀东

1.别过度政治化自主;2自主是企业的事,反对拿纳税人的钱补贴国企搞自主,再用纳税人的钱把车买回来;

@张耀东
@张耀东

3自主是为赚钱;4自主是长期结果别以一时短长论胜负;5自主基础工业自主薄弱,弄出来的也只能是伪自主。

@杨小林
@杨小林

如果发展10多年的自主真被搞两三年的合资自主灭了,到底是自主品牌的悲哀还是产业政策的悲哀?

@徐志新
@徐志新

不反对自主,只是老百姓如果觉得洋品牌物美价廉,我们没必要浪费精力,把钱用来搞搞医院学校不更好?

激愤

@汪云青
@汪云青

发改委称合资自主是市场的必然产生的产物?!这么不要脸的话都说得出来?

@管学军
@管学军

外方是在用淘汰的产品冲击低价市场,消灭在低端市场挣扎的自主品牌,从而削弱中国自主的汽车工业的实力。

@洪源的世界
@洪源的世界

自主就是自主!合资就是合资!挂羊头卖狗肉,当初政策的初衷是什么?又是一次阳谋!

@周光军
@周光军

合资企业把低端车挂自主LOGO的做法,是不是与工信部鼓励的合资自主不符,这样的合资自主不能要。

@徐晨华
@徐晨华

合资自主不能盈利或很难盈利,将掏空合资企业的利润,利润向外变相回流。这将造成中方话语权越来越弱。

2012全球汽车论坛现场图片 更多>>

寰球同此凉热---大变革?大转型?新思维

为了顺应世界大变革,经济大转型的趋势,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以新思维塑造新模式、新体系、新机制。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能源与环境空前的大挑战,石油供应、技术进步、严苛环保和安全法规、金砖国家等要素持续发酵,以成本为核心的竞争空前激烈。传统的产业及企业的合作方式受到巨大的考验,如何应对?汽车工业的模式应该如何改变来适应这些趋势?行业的未来如何演变?世界主要区域市场展望,主机厂和供应商在如何行动?

  1. 朱福寿:进入欧美市场是品牌强大的必经路径
  2. 毛海:汽车业正向自主与合资均衡发展方向转型
  3. 志贺俊之:合作共赢关系是日产的核心力量所在
  4. 新美笃志:丰田预期在华销量三年后达180万辆

汽车金融与中国的汽车服务

国际国内众多车企一方面对中国的汽车销量增长预测逐渐降温,另一方面也都在不约而同的调高自己的生产能力,摆在中国车市的一个问题也越来越需要新的答案,明天中国的汽车卖给谁,怎么卖。金融服务工具,如融资租赁和消费信贷,如何助力汽车销售?汽车市场减速,产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受何影响?行业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服务行业将会如何演变?经销商如何提升管理和运营来建立百年老店?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二手车和再制造如何成为价值链上重要一环?

  1. 吴新发:成熟市场的汽车信贷消费占50%以上
  2. 丁伟:从银行数据来看消费没有停止
  3. 庞庆华:汽车金融跟庞大的销售成正比
  4. 布莱恩: 德国汽车制造业80%的利润来自制造后
  5. Joe Vitale:关注新模式 二手车或有更高利润

合作共创产业美好未来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汽车业都是经济支柱之一,然而近几年世界上不同地区汽车行业发展并不均衡。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不过面临市场减速及产能过剩;欧洲受困于欧债危机及产能过剩;日本正逐渐从质量和环境问题中恢复;美国则经历重组……保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各经济体、各国汽车产业的共同责任,需要建立起密切合作的长效机制。企业间的和谐合作机制是企业的长青之道。然而,有着如此不同经历的各经济体、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超的智慧,才能为着一个美好行业未来而携手共进?

  1. 袁仲荣:加强战略合作 提高中国汽车整体竞争力
  2. 李书福:汽车公司成长没有捷径可走
  3. 白孝钦:北京现代将朝品牌经营方向推进
  4. Paul:电动混合车在未来五到十年发展很困难
  5. Martyn Davies:中国要注重本国人才培养

中国商用车领域:前路何在?

从 2010年的增长29%到2011年的减少6%,中国市场上卡车和大客车销售正感受阵阵凉意。是否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2012年市场作何展望?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投资放缓如何影响商用车市场?国四何时实施,给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以天然气或者其他替代燃料为动力的商用车前景如何?中国商用车及其零部件出口出路何在?探讨品牌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大客车出口成绩斐然,经验可供业界分享。

  1. 方红卫:重卡行业要做好应对长期调整的准备
  2. 万如意:中国的商用车的未来发展领域
  3. 周亮:国内营销国外化并不等于国际营销
  4. 赵维纯:企业发展将由机会性向更正性增长转变
  5. 倪威:零部件业可利用低谷期投入技术研发

全球汽车工业的技术路线图

对将来技术路线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起停、轻量化等,什么是汽车减排增效的前沿科技?内燃机技术进步的极限在哪里?安全、高效的汽车具备哪些主要特点?未来汽车是什么样子?小型化、自动化、模块化设计?

走出国门:如何走出去并且走进去?

什么样的出口战略会奏效?汽车出口的主要障碍在哪里?如何处理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并购之后的管理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如何让中国汽车品牌在欧美市场家喻户晓?中国公司应该如何建立基础设施以保障在海外市场长治久安,不仅走出去,还能走进去?

踏上绿色之路

如何让我们的汽车和汽车都能是绿色和智能的?未来十年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如何占领市场? 如无政府刺激措施,还有绿色未来吗?刺激措施如何激发市场需求?欧美市场有哪些技术趋势?CO2和PM2.5会影响技术路线图的走向吗?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1. Dr·werner schnappauf:德将有100万纯电动车
  2. 刘元安:电子通讯助交通走上绿色之路
  3. 聂天心:未来交通需要绿色环保交通智能体系
  4. 陈玉东:欧四市场上将商务车排放将下降

汽车供应商:改变全球行业格局的重要一环

随着兼并重组风起云涌,汽车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更多挑战。很多情况下平衡的重心已经由主机厂转移到供应商。随着越来越多前沿科技的涌现、以及在新兴市场上客户期望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始寻求海外并购机遇。分析其中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蕴含的主要变化和挑战。汽车零部件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否跨国并购继续大行其道?在整合过程中,对数量较少的供应商联盟的更多依靠对主机厂意味着什么?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零部件企业将如何改变世界汽车业的格局?

  1. 谈跃生:技术与创新是未来的驱动力
  2. Edward J:中国的汽车行业售后市场非常薄弱
  3. Jay Kunkel:零部件商正在改变行业的技术
  4. Edouard:法雷奥95%的投资都用于研发上
  5. 中西孝树:经济长期停滞使零部件业竞争加大

品牌战略与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当今市场优势品牌具备哪些特质?哪些方法、流程和渠道对于品牌建设是必要的?品牌建设、企业发展和市场波动之间的矛盾与融合。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日渐成熟,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面对消费新趋势,各车企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品牌和产品的传播推广?2012 年,数字营销部门逐渐风生水起,它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是否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在这场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竞争中,新媒体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1. 李峰:中国汽车企业面临品牌天花板突破问题
  2. 康思远:品牌营销的价值超越产品本身
  3. 何海明:央视屏幕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
  4. David karch:在华过去七年增长率达300%
  5. Lubos:通过超前的数字技术来打造品牌
  6. 蔡兴华:车企未来合作趋势或将跨领域

汽车行业法规的发展

有关安全、经济、环保、质量等方面的汽车行业法规全球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国家发改委最近取消汽车作为外商优先投资的工业门类待遇,这对行业会有哪些影响?发改委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但外资不能超过50%,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支持政策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乘用车油耗限值第三阶段将实施,较之第二阶段限值加严20%,行业准备好了吗?如何应对?还有哪些其它法规给值得关注,他们对行业有何影响?

  1. william:美国未来或将大量使用新能源汽车
  2. Garel:汽车业未来20年产量将超过去百年
  3. 高立新:对法规准确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
  4. 柳青:2020年福特在中国经销商将达到1千家

中国汽车工业的全景图画:短期、中期及长期展望

着力探讨市场供求的变化、法规的改变及其影响、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定位,以及企业家眼中的行业全景图画。汽车工业的并购将如何发生和演变?法规、技术路线的结构性的改变、现行合资企业架构、不同层面品牌和企业等因素对其产能建设和利用以及利润率的深远影响。中国各地区汽车行业的发展如何各有千秋?

设计策略与产品定位

为消费者着想,主机厂如何在日渐拥挤的市场上通过设计定位其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前景如何,将会黯然离场还是会大放异彩?合资自主将如何演变?如何创造和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队伍?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