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洪军
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冲高,分别完成175.48万辆和169.70万辆,与上月相比分别增长13.67%和10.10%;与200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6.11%和26.86%。2010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640.01万辆和1639.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1%和34.05%,增速继续回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表示,年底属于汽车产销高峰,受消费者担心明年汽车优惠相关政策退出以及北京市治堵方案即将推出等因素影响,11月份,产量创月度新高,销量为年内次高。从月度产量变动趋势看,当月产量相对强弱程度均高于2005-2008年的同月,略低于2009年的同月,可以判断当月生产仍在正常范围之内,预计12月汽车产销仍将有良好表现。因产销和效益双双增长,初步判断,今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良好的一年。
小排量车继续走俏
数据显示,今年11月,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量环比均高于上月,乘用车产销量创出历史新高,增速也明显好于商用车。
据中汽协统计,11月份,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45万辆和133.9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3.83%和11.30%,同比分别增长26.97%和29.27%。乘用车各车型的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呈现出全面增长态势,其中,环比除多功能乘用车增速低于10%以外,其他三类车型增速均在10%-20%之间。当月,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9.03万辆和35.73万辆,分别比上月增长13.12%和5.84%,同比分别增长23.22%和18.59%。
前11个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45.19万辆和1244.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8%和34.91%;商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94.82万辆和394.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96%和31.44%。从增量对总量销售增长贡献度看,前三名车型分别为轿车、SUV和货车,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6.20%、14.89%和12.87%,交叉型乘用车贡献度为11.96%,列第四位。
值得关注的是,受年底购置税优惠政策到期及节能产品补贴政策的影响,1.6升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四个月提升。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93.94万辆,比上月增长11.67%,比上年同期增长29.88%。由此,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0.11%,比上月增长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0.3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全年水平。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1-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68.55%,比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下降1.10个百分点。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前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比亚迪和江淮,分别销售326.85万辆、246.98万辆、232.73万辆、215.84万辆、135.76万辆、65.53万辆、60.72万辆、46.97万辆、46.85万辆和42.76万辆,共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至此,已有1家销量突破300万辆,3家突破200万辆。
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汽车企业库存(不包括零售环节的库存)为60.02万辆,比月初增长5.81万辆。随着产销规模的增大,库存相应增加,目前库存量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范围。从当月库存变动情况看,乘用车和商用车库存均有所提高,其中商用车库存增加较多。11月底,乘用车库存36.95万辆,比月初增长2.36万辆;商用车库存为23.06万辆,比月初增加3.45万辆。
在产销两旺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在水涨船高。据统计,1-10月,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0万亿元,同比增长37.83%;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14万亿元,同比增长36.50%。此外,17家重点企业经济效益统计结果显示,1-10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574.37亿元,同比增长46.77%;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50.78亿元,同比增长40.86%;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218.14亿元,同比增长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