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重塑,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时代。在汽车业,它带来的生产、制造、流通、消费、服务方式的变化,也在日益显现。
作为领先的汽车互联网平台,新浪汽车希望能及时牵引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微博欢乐购车季、联手微博、天猫打造 “双十一”购车节,新浪汽车已在电商领域展开大胆尝试,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
11月18日下午,广州车展前夕,新浪汽车线下活动专属品牌“未来新声场”第三期活动“汽车电商黄金时代”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以论坛形式论战羊城,融聚各界前沿思维,探讨汽车电商发展趋势,为电商未来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互动讨论环节之一:“淘金整车电商热潮”汇聚多位主机厂代表,共同探讨主机厂应对汽车电商的营销、销售之道。
以下为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郭俊峰现场互动实录:
苏雨农:吉部长谈的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包括从促销的活动包括常态化的转变,也包括渠道利益分配的问题,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讲,也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说到这些挑战的话,其实我也想问到我们下一位嘉宾,就是郭总,因为你最近在发表一些文章里曾经公开地质疑汽车电商的问题,给电商泼了很多冷水。其实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电商的拥护者。你谈一谈现在电商整车的形式,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双十一这么热闹是虚火还是实际的效果?
郭俊峰:谢谢新浪给这个平台,刚刚苏总也介绍了,因为我也是最早的自媒体人,另外我也在企业任职。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我想说我们企业一样,作为营销的负责人来说,我也正在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营销的业务,而且把数字化营销业务不知道往哪个渠道去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呢,确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刚才东风悦达的吉部长也谈了一些。所以今天过来也是给大家探讨一下,交流一下这个方面的电商相应的话题。在这个事情上面,我确实是比较谨慎乐观的态度。但是这不影响我们没有共识。
比如第一点,我想分享我几个看法。第一点,当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结合之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说会改变很多传统的这些事情。不管是我个人也好,还是我自身服务的企业来说,在这个过程中,都不会对移动互联网的这个电商时代持更多的排斥的态度,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电商本身和实体的传统的渠道本身来说,我们自己应该思考好,一是它本身不是排它的,两者不是只留其一。另外一点到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很好的平衡点。为什么说这两者是进行互相的融合,因为从传统的渠道来看,我们的企业覆盖范围再广,比如五百家也好,六百家,甚至千家,互联网对农村的市场覆盖能力是传统渠道所不能覆盖的。但是恰恰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客户更短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电商可以让我们更便利地和更直接对我们潜在群体,这是传统渠道不能比拟的。但是另外一点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现在点上渠道我们看到的这些数字的发布之外,我们并不能够证明消费者是在没有实体店去体验这个产品本身之后,做出的成交的决策。如果我们,为什么说第一个点我们要谈两者是优势互补,第二个我们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我们忽略了如果没有这些实体渠道给客户带来的贡献和价值之外,他会不会在线上进行成交下单。所以这是两点,互相的各有长短,而且是优势互补的。
再一点呢,我并不能够分辨清在这个利益共享的过程中,企业是如何平衡线上和线下利益关系的。因为企业,我看看刚刚比亚迪的介绍,到目前销售比例占得很少,具体落到某几个端也不会对目前的传统渠道有实质的影响,因为实质的渠道在授权的阶段很少有利润的共享。所以我不知道会对他们有什么相应的利益的影响。那个数字到目前为止也不会对传统的渠道有什么影响。所以说集中的矛盾我认为没有爆发,如果企业只是定义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贡献上也不会有明确的杀伤力,如果按一年一千万的算,这个量也足矣。
我可以肯定,如果照目前电商操作的阶段,我们都是通过价格去促进成交。另外,也都是通过成交在分食传统渠道的销量。目前对企业的品牌来说,还是对实体渠道这种售前的利益来说,一定是一种伤害。但是也许是这个阶段我们没有思考好的这种伤害,也许等将来企业看好之后,协同好利益之后,那是一种利益的共享。
第三点,如果从整体的推进的步伐来说,我更愿意从传统的营销理念去套现在的电商。如果没有本质化的产品的差异也好,我们很难在推进电商的过程中,主机企业去主导或者我们电商的平台去改变靠价格吸引客户的这种方式,很难改变。如果说我们可以推出单独针对电商的产品,但是我又想,现在的产品同质化很难去改变,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广汽也好,大众也好,又都在走平台的战略,本身没有什么差异。所以说我很难从第一个营销产品根上做到差异化,如果把它放到两套体系去卖,我也很难看到利益的结合点上。
所以说最后到目前为止更多的是围绕同样的产品去用不同的价格,去做相关的促进成交的这种手段。所以说如此发展下去,我想企业会止步。刚才比亚迪自己也谈到了,他不希望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我想我们在座的代表都会决定,我们一年付出的营运的成本是固定的,我们不可能为某个阶段的电商应用,而集中把企业运营成本再提高。所以企业不会做。如果企业不去主动推动电商业务的发展,那可能就会止步,不会再有长远的发展。这是我先简单地谈一谈我目前的这些相应的看法。
另外一个我最后再想分享一下刚刚新浪的张总几个数据,比如说我怎么看待那些相应的数据,比如说新浪和天猫的合作二十多万的订单也好,包括易车、汽车之家。我怎么看这些数字的本身,那么大的数字各自有不同的说法,当然是更大的差异化的区别。但是我有两个问题想要提出来,第一个,这些数字究竟有多少会产生成为未来我们实际的成交的客户呢。这个我们是需要长期地跟进。如果确实产生了成交的客户,它会延展到我们双十一和之前和之后,究竟多长的时间呢,我们怎么判断相应的增量。这一点很难判断清楚。另外一点,如果说这个数字来说,我看到的不是电商的成交能力,我看到的是本身促进这个电商背后平台,这个媒体平台的对把握住某些品牌成交优质客户资源的能力,它还是一个媒体价值的一个可测量的评价的手段。以前我们总是问,用什么来评价我们宣传推广的效果呢,我想现在的互联网用电商的这种形式倒更精确地测量出优质媒体对于在这个成交过程中的这种价值。就是我看到这两个数字,我所想到的。不知道它会延展多长时间,我也不懂多少来自于我终端实体店的相应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