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换技术为何导致中国汽车自主缺失
|
调查
|
编者按:“市场换技术”走了20年。汽车市场真的被国外汽车集团换去了,而它们的技术我们学到了吗?
20年来,这些合作的“伙伴”给我们的汽车工业带来了什么呢?
我们的汽车发展道路是否到了该反省的时刻,市场换技术到底值不值,20年来,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未来的道路该怎样走?[全文][评论]
|
|
◆一问:市场换技术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
1984年,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三个合资轿车厂相继成立,而中央正式决定建立中国自己的轿车工业是在两年后的1987年。直到90年代初,天津夏利、一汽大众、神龙项目才先后上马,除了夏利是引进技术,一汽大众、神龙也都是合资企业。
最早主持轿车项目引进的,是原机械部长,有“中国汽车奠基人”之称的饶斌。他不但是一汽第一任厂长,也是1958年受命于中央自主开发红旗轿车的主持人。改革开放之初,他最知道中国汽车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他实事求是地提出,搞轿车,我们还是小学生。搞引进就要选择当代先进水平,边干边学。[全文] |
◆二问:市场换技术有没有换来? |
|
◆三问:所得和所失是否成正比? |
|
◆四问:“市场换技术”问题出在哪里? |
数字
|
【2:1】结束CKD,实现国产化,一张白纸,需要从零部件作起,而零部件厂与整车厂的投资比例是2:1。
|
|
|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第一,市场是有限的,一旦让出去了,夺回来十分艰辛;第二,让了市场并不见得会得到技术;第三,让了市场则废掉了自己的技术;第四,让了市场又缺乏核心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依附型国家,最后受制于人。[全文] |
|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滕伯乐:关于市场是否换来了技术不能简单的下结论,也不能简单的把责任归咎于政策和行业。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技术的吸收引进和再创新上做得还不够好,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年我们的汽车发展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全文] |
|
|
◆五问:市场换技术是否需要修正?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在当前的形势下,自主创新的战略被明确提出来,无疑是适时且及时的。但是,我对‘市场换技术’的成绩还是肯定的,这需要修正什么?我认为这一政策还是应该延续。[全文]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刘同福:市场换技术在国际上不乏有局部成功的范例,但是需要前提的。实践证明,市场换技术之路是行不通的。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汽车市场百分之九十已经被跨国公司所占领,但先进的技术中国依旧没有掌握。[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