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换技术 伤心看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14:30  新民晚报

  最近有个说法,大意是“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是大失败”。我想一定有不少人会非常相信这个把中国汽车工业说得一文不值的判断。这里,我先说自己的看法:首先,同意“这么些年来中国没有获得汽车研发的核心技术”的判断,为此,也很苦恼。但若以此推论中国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是失败,似乎就武断了。

  什么是失败?什么是大失败?衡量指标体系是如何设计的?以上海大众来说,让德国的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肯定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实例。我们在国内销售了成百万辆大众品牌汽车,市场的确是分给了德国人。但按“中国没换到技术”的逻辑说下去,岂不是说上汽人仍然只会造以前的上海牌轿车吗?这显然太绝对了,同实情差了十万八千里!

  历史是应该尊重的。中国汽车自从得到前苏联援助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倒是举国都在忙着搞政治运动,汽车技术大体上是停顿的。到改革开放开始引进洋车技术时,我们的工程师面对很多零部件的图纸和工艺要求直发愣。扭杆弹簧,很简单吧,一根钢棍儿而已,可是,当时的中国汽车都没这个东西,做它的钢材国内没有,替代品韧劲不足,经不起疲劳试验。正时齿带简单吧,带子上安一排齿就是了!可是,那时国内没哪家能做出来。现在呢,这些东西都是国产化,都成了中国的技术。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高端技术,汽车研发的“核心技术”,我们的确没有掌握。这里有两方面客观原因,使我们不能迅速具备这样的能力:一方面,老外是一点一点地提供他的技术,我们拿到或者学会完整的技术是一步步来的;另一方面,汽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拿到的某个年代的核心技术,现在已经落伍了。

  打个比方来说一下吧。20年前国外设计汽车没用上电脑,我们引进的技术是手工画图纸。后来国外用电脑软件设计汽车,我们不得不再花钱购买人家的电脑软件。再怎么爱国,中国人也不可能在1985年或者1990年就会产生购买现在的电喷系统设计软件的想法。人家那时也还在开发,想卖也没法卖给你。再说远点,有很多事情,不做汽车的人以为很简单,但一国之思维,并非少数人讲讲爱国就轻易能跳出来,例如制订“三大三小两微”的政策,在那个年代谁说它不是爱国之举呢?

  市场换技术,有不足,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实,说穿了,它更是一种无奈。特约撰稿钟东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