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安重组政府布局 未来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0日 16:33  新浪汽车

  编者按:今日,国内首例央企汽车重组诞生,这是继广汽长丰重组后,又一起国内汽车行业的并购大案即将诞生。今天上午,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签署协议,中航汽车的资产将会并入长安汽车,双方共同持有长安汽车的股份。届时,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昌河汽车、东安动力都将并入长安汽车。

  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现在广汽和长安已迈出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重组行列。新浪汽车特别邀请了业内资深专家对此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新浪汽车: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汽车的视频嘉宾访谈栏目。这次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嘉宾,和我们共同讨论一件行业大事,这是什么呢?今天上午随着一场瑞雪,有一个新闻发布会,新长安汽车集团应运而生,是由兵装集团和中航工业集团联手重组组成。先介绍一下今天邀请到的两位汽车业内资深的评论家,首先这是著名的评论家张志勇,张老师。

  张志勇:各位网友大家好。

  新浪汽车:坐在右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京华时报的汽车版的主编张利东老师。

  张利东:网友大家好。

  新浪汽车:两位老师和媒体一样对这两件事情非常关注,我先把今天上午公布双方重组的方案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重组方案是这样的:中航工业将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份划拨给兵装旗下长安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的23%的股份股权划拨给中航工业,两集团重新成立新中国长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兵装持股77%,中航持股23%,现在形成在全国拥有9大整车生产基地,21个整车工厂和27家直属企业,整车及发动机年产能力220万辆。

    我们注意到随着年初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颁布以来,今年有两例比较大的汽车业内的重组事件,一个是广汽集团重组了长丰,这次似乎比上次还要更大一些。这次重组之所以可以形成其它汽车企业没有能够达成这样一个状况,请两位老师分析一下它的重组背后有什么原因?之所以能够重组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请张老师先说。

    一年前由于市场因素中航汽车就有重组需要

  张利东:这个事其实最早的时候,刚才我们在聊的过程中想起来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汽车业已经有这样的信息报出来,国家的政策和市场是同时进行的。那时可能市场的因素更大一些,但是从2008年到现在,整个市场格局和整个包括长安,包括中航汽车板块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那时可能中航面临着重新重组,去年中航进行了大的重组,当时一直在争论汽车要不要剥离,当时这个争论其实很强,内部可能也有分歧,但最后结果是没有剥离,但之前可能已经有过剥离汽车产业的想法,当时2008年左右,就有人知道长安已经开始和中航下属的哈飞、昌河有一些接触,中航想整合这两个企业,但效果并不好,再加上中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航空这一块。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变数一直在变,其中包括东风和哈飞、昌河的接触,中间媒体也很关注,报道很多,最终成为现在这个结果,重组的过程是有市场的因素,但是能够结出今天的结果,肯定政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今天我们看到这两个企业重组,包括部委的领导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肯定是政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实从去年就能感觉到,这个产业政策公布的时候,大家一下子发现长安成为第四大,以前在国家层面上,大家没有说长安以前几次划分都没有把长安划为四大之一,以前都是说“三大”,这次从国家战略角度,已经把长安纳入到大的行业里。

  我们也感觉今年长安进行了剥离,把非汽车产业整个全部剥离出去。过去很多熟悉的长安的一些物流、房地产,很多和汽车不相关的全部剥离出去,新的长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替了原来的南方汽车工业公司,国家还是保留了长安这个大品牌。这其实就是为未来大的整合做准备。现在顺理成章,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政府的推动,两个都是央企,股权交换,其实都没有出钱,成为这样一个大的组合。

  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是有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文杰)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