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现在成为四大之一。它发展成这个样子还是有它的道理。两家重组在某些领域可以互补,但是我感觉将来互补起来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到1+1>2,可能是存在很多很多问题的。
比如微车这一块,原来3家都是比较强势的微车企业,当然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形势的发展,后来五菱成了第一,长安仅次于其后,但是哈飞、昌河有点不成样子了。现在微车加起来,比如长安把昌河和哈飞并购了,现在不叫并购,是叫联合,因为上边两家母公司,一个77%,一个23%,都感觉将来是不是以长安品牌来消化掉昌河和哈飞这个品牌。
比如现在的昌河品牌和哈飞品牌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价值,我们在未来的整个长安汽车集团大的产品框架当中,昌河和哈飞有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让现在的昌河、哈飞的生产基地用长安的品牌去统一,是不是能最大化的扩大市场的销量,提升整个品牌的价值,是不是更有利?将来哈飞和昌河是不是面临退出市场的局面。对昌河和哈飞来讲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整个集团的未来发展,可能这是一个趋势。
另外,从轿车来讲,微车强弱的差别就更明显了。明显看出来,四大里其实自主品牌应该说做得不错的就是长安汽车,其它做得还都不是特别好。微车当然是它的一块强项。但是现在看到它的轿车,有些卖得也相当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轿车品牌用长安去统一整个长安集团下的轿车产品,可能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只是我们的整车产品。渠道怎么办?将来哈飞有渠道,昌河有渠道,长安自己还有渠道,还有很多合资公司。在这个大的框架当中,我们的渠道怎么去整合?现在卖哈飞、昌河的是不是可以卖长安的,长安的是不是可以卖哈飞和昌河?假如有一天哈飞、昌河退出市场,长安是不是应该负责?已经是哈飞、昌河用户的售后服务,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是蛮多的,涉及到到底怎么去做。
第三,供应链的问题。每个厂家都有自己比较完善的供应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昌河有昌河的,哈飞有哈飞的,这也有问题,零配件体系当中怎么去协调?三个品牌如果存在,可能各自供应各自的,还比较说得过去。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划,9个基地,21个工厂,那么多东西怎么统一?供应链、物流怎么统一、协调?让它效率高、成本低,让够用的零配件最大化,这可能是对长安的一大考虑。从产品到供应链,到销售终端,这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将来最重要的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中国和美国或者是我们讲中国和瑞典或者是和德国,国家文化差异很大,但其实在国内不同的企业之间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制度、员工的工作节奏、生活习惯、工厂的管理,所有的这一切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不会强弱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上面怎么统一管理?长安是不是将来要派人去哈飞、昌河去,实行长安式的管理。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