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简历:1982年任中国汽车公司总经理,1985年任董事长,1987年离任;1987年至1997年任全国政协常委;1982年当选中共十二大中央候补委员;文革后,任一汽副厂长,1981年任一汽厂长;详细>>
我认为一汽不只是产品的落后,许多世界先进的东西,我们不但不接触而且很愚昧。1977年日本11家汽车公司组成代表团访问中国,国家汽车局副局长让我全程陪同。我已经感到和日本汽车工业确实差得太远。... 详细>> |
中汽公司从1982年成立,到1986年改组为行业协会性质的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我觉得这是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有繁荣,也有挫折。别人是不是这样认为我不知道,我认为是值得回忆的,是中国汽车业的一段辉煌。短短的不过四年的时间,等于过去二十年。一是开创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把汽车工业从一种衰落不景气的状况提升到一个初见繁荣的阶段。另外,提高了效益。扭转了我们上来时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 详细>> |
中国政府让我们提出一个改造一汽工厂的方案,我们都提出来了。我们说丰田汽车集团里面生产卡车的,特别是重卡的,是日野汽车,所以我们把日野汽车介绍给他们。后来日野汽车一直和一汽接触,到80年代日野汽车和一汽有了真正的合作项目,那是解放牌的变速箱,全新的成套设备,包括技术转让。日野汽车在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初帮助建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解放牌用的变速箱工厂,这是一汽集团在与大众合资之前最成功的一个项目... [详细] |
80年代初我们接触过,从来没有拒绝。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在上海也受挫,他们的业务非常广泛,主要在上海,但不负责汽车生产。他们是不是拒绝过上海方面合资生产汽车的邀请,我不知道。当时人们对丰田的概念比较乱,对丰田的机构也不是很清楚。不少人把丰田和日产混起来,认为日产就是日本生产的意思,丰田车是日本生产的,就是日产。也有上海的官员对我说,你们是日产的,我们跟日产谈过,... [详细] |
![]() |
建新锐:为了替代进口车型并出口创汇,上海桑塔纳生产项目经过6年谈判.... |
![]() |
大众汽车集团前董事长卡尔·哈恩博士认为,一个十亿人的国家,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抑制的趋势 详细>> |
大众的合作伙伴——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的工厂甚至连民主德国工厂的水平都达不到。但是哈恩认为,这个民族有它的伟大的、也是科学的传统... 详细>> |
![]() |
邓小平在中汽公司提交的报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小平同志以他政治家特有的高瞻远瞩,为中国轿车生产开了绿灯。从当时国内对轿车生产的认识和冷漠看,他的思想超越了20年。 [详细] |
文革刚结束,思想还没有从封闭中解脱,你是大资本家,我是共产党员,怎么可能同你“结婚”? [详细] |
1984年,国内突然形成一股急剧膨胀的对轿车的需求浪潮。几十万辆外国轿车在几年间通过合法和不合法的渠道,源源不断地拥进国门... 详细>> 1982年5月,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汽车行业是竞争行业,成立中汽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把汽车行业推向市场... 详细>> [中汽总公司演变] |
1949-1984
中国汽车工业大事记 |
|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