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邓小平开了绿灯 轿车合资第一个吃螃蟹的大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5:04  新浪汽车

  2 轿车合资,第一个吃螃蟹的大众

  “轿车可以合资”,邓小平亲自开了绿灯

  1978年,中国终于开始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当时,轿车生产依然被抑制,全国轿车加上越野车年产量不过5000辆,不足国外一家大公司一天的产量。

  在邓小平领导下,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尝试。中国经济迅速恢复。有趣的是,这位小个子伟人,年轻时,却有着在欧洲汽车工厂工作的经历,1925年,21岁的邓小平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到雷诺汽车厂做工,在76号车间学习作一名钳工。当时计件工资的单位工价为1.5法郎。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中最早接触当代汽车业的,亲身感受过汽车的大生产模式创造社会财富的惊人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汽车工业的发展逐步提上日程。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亲自率领代表团来华。访问了在十堰的二汽。对于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汽车工业很有感触。在双方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时,建议中国最好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他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他还补充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当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解脱出来,工业资产几乎100%是国有资产,思想意识还没有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据当时在二汽工作并参与谈判的李岚清回忆说,尽管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情感上觉得是不可能的。你是大资本家,我是共产党员,我怎么可能同你“结婚”?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这段内容写进给国务院引进办公室的简报。

  当时分管副总理谷牧看到简报后,认为很重要,立即批请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各位领导传阅。复出不久的邓小平看过后,在简报中建议搞合资经营的内容旁,批上了“合资经营可以办”。这就是中国“合资企业”的由来。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批示,一下子冲开当时禁锢着中国人的思想禁区。中国汽车业30年改革开放由此翻开了第一页。

  后来,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为轿车项目向邓请示,问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邓小平说:“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

  同年,上海方面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改造上海轿车厂,年产15万辆,大部分出口赚汇。”在获得国务院的批准后,上海即向全世界知名的大汽车厂发出邀请电。应该说明,当时中国在对轿车消费严格的限制下,几乎没有轿车市场可言。动议引进轿车装配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口轿车,赚取当时恢复经济急需的“宝贵外汇”。

  找伙伴,找“外国媳妇”也是有条件的,当时主要的考量是:一、要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愿意帮助中国共同建设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轿车工业;三、能够出口创汇,至少要外汇平衡;四、愿意对合营项目的配套,零部件企业给予帮助。

  1979年3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团由一汽第一任厂长,副部长饶斌带队,赴美与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合资经营的谈判。但当时该公司的决策机构竟否决了董事长与中国搞合资经营的意向。他们认为,中国还不需要轿车,也没有生产的条件,特别是零配件的工业基础太差。

  随后,饶斌和他率领的代表团几乎走遍了世界所有大汽车公司。

  当时,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普遍持谨慎的态度,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因此,中方的邀请得到的回应十分冷淡。法国企业觉得返销和外汇平衡有问题;丰田正在热火朝天地和台湾企业洽谈合资;日产只提供下马过时的旧车型……

  大众汽车属于极少数对中国发出肯定信号的生产商之一。当时德国大众正希望在亚洲找一个生产基地,与日本车竞争。所以,德国大众接起了绣球。70年代下半叶,大众汽车集团在亚洲创建第二根支柱的考虑渐渐成熟起来。当同韩国的接触无果而终之后,大众于1978年底和中国进行了最早的会谈。大众和上海的讨论先从15万辆的年产量开始,要组装的汽车种类是大众商用车、高尔夫和桑塔纳。

  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机破坏了所有的计划。大众汽车举步维艰,下令停止全部的项目。董事会好不容易才被说动,没有将通向中国的大门完全关上。此时目标明显缩小,仅为3万辆,只想限于高尔夫的组装。

  这也难怪,虽然中国开始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开始了思想解放的伟大进程。但是,轿车生产依然被抑制,全国轿车加上越野车年产量不过5000辆,不足国外一家大公司一天的产量。

(编辑:桑之未)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