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虽然中国开始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灾难,开始了思想解放的伟大进程。但是,轿车生产依然被抑制,全国轿车加上越野车年产量不过5000辆,不足国外一家大公司一天的产量。
而当时德国大众正希望在亚洲找一个生产基地,与日本车竞争。所以,德国大众接起了绣球。
2 最早“选择”中国的只有大众
1982年,为了协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支柱产业。成立了有行业管理职能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一机部部长饶斌任董事长。在启动重型车、轻型车、发动机的大布局之后,轿车生产的尝试提上了日程。当时的经济决策部门仍把轿车视为“非生产力”而充满抵触。和中汽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中汽公司的报告最后送到了邓小平的手里,1982年6月,邓小平在中汽的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小平同志以他政治家特有的高瞻远瞩,为中国轿车生产开了绿灯。从当时国内对轿车生产的认识和冷漠看,他的思想超越了20年。
改革开放后,面对轿车进口与走私的狂飙,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产业结构已是当务之急。正视中国汽车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几乎半个世纪的差距,饶斌等老一辈中国汽车人提出:搞轿车,我们还是“小学生”,要引进当代先进水平,边干边学。合资的初衷,就是要千难万难地逼出一个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汽车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市场的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尽管如此,大众汽车属于极少数对中国的邀请发出肯定信号的生产商之一,和上海开始了长达6年的艰苦谈判。
哈恩博士回忆说,我是1982年1月份担任大众董事长的。一到任,就面临中国上海项目。这个项目,当时在大众内部并不被看好。我向同事谈了我的想法:尽管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下走出来,但是在邓小平带领下,正经历着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将是不可抑制的。这个民族有三千年以上的文明史,在十八世纪前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国家。今天,毕竟他们已经在制造太空火箭了。
哈恩说,那时在世界汽车工业界,无论美国、欧洲、还是日本,只有我看好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所以我们在几乎20年的时间里,一直孤独地在中国发展。
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建设一个本土汽车公司连同零配件供应体系,这个理念一开始是大众汽车带来的。哈恩告诉他的中国伙伴,合资企业的目标并非只是靠出口改善外汇收支状况。我们看到中国存在一个国内市场,长期下去它将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要比大洋对面的美国市场规模更大。中国最终将发展为战略上最重要的大众汽车产地,会出口到亚太地区,有一天也会出口到美国。
自1982年春天起,大众和中方的加快了谈判进程。中方最终选中了大众的帕萨特级别的桑塔纳,当时它是大众最大最新的车型。它车身尺寸中等大小,结构简单,作为四门轿车,后座不够宽敞,但在当时也还适合作公务用车和出租车――后来桑塔纳也成功替换了在中国的日本进口的出租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