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政策法规>正文

刘淇:国务院原则同意北京治堵方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 15:19   北京日报 字号:

  刘淇在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发表讲话

  这次全会开得很好。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首都科学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大有作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强调当前发展的形势总体上有利,能不能抓住机遇推动发展,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从首都的发展看,“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了北京奥运盛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工作两大历史性任务,树立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批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确定了区县功能定位,推动了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完善了区域发展布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抓住机遇,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首都科学发展的水平。“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全市人民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

  当前,首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对首都发展的影响,如何正确把握首都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对首都发展的要求,如何正确判断人口资源环境对首都发展的制约,紧紧抓住和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首都工作面对的重大课题。

  综合分析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很多,挑战也很多。《建议》中对机遇和挑战都作了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强化机遇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在战胜挑战中创造新的机遇,我们就可以在新的阶段推动新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抓住机遇,力求在以下方面大有作为。

  第一,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要大有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我们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北京要实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紧盯住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一是要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了推动自主创新,中关村管委会和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精神,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研究提出了6条先行先试的建议。最近,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建议》中对中关村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发展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加快节奏、加快步伐,力争使中关村的建设年年都有新变化,五年内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二是要搭建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的创新平台。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集中在中央大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这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首都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好这个优势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要搭建好平台,在制度上、体制机制上保证首都科技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出优势。重点是要抓好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建设,搭建好人才平台、金融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政府采购平台,以此来服务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使科技智力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要着力抓好科技创新的顶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这个问题上,北京具有优势,要落实好已有的各项人才工程,健全体制机制,集成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加大吸引国际顶尖领军人才的力度,使优秀人才、顶尖领军人才在北京大有作为,把首都建设成为世界人才高地。四是要建立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落实“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充分发挥三产对二产的拉动作用,二产对三产的支撑作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要充分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发展“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品牌。

  第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大有作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稳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紧抓不放,加大力度,让群众切实得到实惠。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保等问题,按照适度普惠的要求,积极创新社会建设管理与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保障的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结合首都实际,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逐步提高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让全市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中,特别是把最需要关心帮助的、生活困难的群众时刻放在心中,高度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高度关注群众的柴米油盐。作为特大型城市,我们必须抓好群众的“菜篮子”工程,抓好稳定物价的工作,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比如,要注重发展超市连锁的经营形式,深入到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方便;要提倡“农超”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稳定农产品价格。同时,进一步加大“大民政”建设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解决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

  第三,在发挥国家文化中心职能、加强首都文化建设上要大有作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实力很强。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首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一是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各类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