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既可以合纵,又可以联合。刚才杨铸提到的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这个提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像毛总刚才所说的,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政策环境和行业环境,导致我们很难参照国际上已有的模式,参照现成的路径来走,我们必须要走一种有自己特色的路径,往往是实践先做出来的。
时间的关系,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每位嘉宾做一个总结发言。
兼并重组是手段不是目的 做大的方式是多样性的
杨铸: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我们在这里单纯谈做大还是小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是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当前需要做的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成本控制,对细分市场消费者习惯的把握方面,有一个比较灵活的应变能力。
谈到下一步可能的兼并重组,或者是联合,至少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实质性的进步才是有意义的扩张。一方面是在产品设计上,如果大家能够共享一些产品设计;另外在采购方面,联合采购会降低成本;制造方面,毕竟说是一个跑在路上的东西,是一个消费品,提高制造行业的质量很重要;市场营销方面,如果通过新的联合兼并重组,能够提高终端渠道的能力,这几方面如果做到了,兼并重组是有意义的。
王凤英:我认为《振兴规划》中提到的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是一种非常好的愿望,作为企业角度,我们任何一个企业也希望做大做强,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目标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我说的这个距离,我们认为在未来路径发展选择上,做简单的加法,凑数的这种加法不具备战略意义;同时,没有互补性的兼并重组,形式性的兼并重组没有意义。我们也判断短期内,在中国的市场格局下,一定的变成几大几小,或者是一定按照这样一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这是我的观点。
毛海:我说句顺口溜,不分你我他,重组靠大家。什么意思?在这中间一定要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政府的积极性和企业的积极性,这里面不要分国企、民企,大企、小企,作为一个规律来说肯定要做大,大家怎么往这上面走,这个课题需要继续做下去。现在认为这是一个大趋势,但是怎么走,政府怎么进一步的引导,企业怎么积极地准备,在经济规律和市场行为方面我们多做探讨,为实现这种途径进行铺路,我想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主持人:毛总已经为明年北京车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选题。
徐峰:中国汽车目前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大家应该比较明确了,绝大部分企业包括政府的一些部门把做大作为一个前提,再来提做大做强的概念,这应该是符合目前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潮流。美国当年作为第一汽车市场,丰田和韩国现代这样的亚洲企业进入他们的市场,也是先把规模做大,慢慢在规模做大过程中回笼资金,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慢慢把技术和实力做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发展的经验,作为一个亚洲企业,同时作为汽车企业发展比较晚的国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当年日本和韩国的机遇是一样的,在整个外部环境世界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汽车企业还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汽车企业应该从现有的定位中走出来,重新定位一下中国汽车业在产业中的新角色的问题,这是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不应该只作为一个全球制造基地而存在,在这五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在自主品牌上面走出了很扎实或者说比较有明确战略的一步,所以在这一方面,中国企业如果在五年以后再回头看,中国企业当时的生存状态不是我们现在所想象的。像刚才杨先生谈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是从实践来看待理论,而不是从理论来看待未来走势的。
主持人:我对几位嘉宾的发言做一个总结,说到最终的大,永远不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像毛总也提到过,做大是为了降低成本,像王总也提到过,如果简单的一加一的大,还不如不去做。探讨到现在,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国际上的一些汽车巨头,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值得我们借鉴,结合目前中国这种形势,我们还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企业发展道路,每一家汽车企业有着不同的状况,也有着不同的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中国整个汽车企业,从企业出发,把整个行业做上去,这不只是我们企业,也是我们媒体希望看到的一种将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