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新闻版>行业动态>正文

难忘在华十年的孙晓波 适应环境 学会开创

原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9日 00:16   新浪汽车 字号:

  适应环境 学会开创

  新浪汽车:在您看来,汽车海归应如何尽快在国内找到位置,进入角色。

  孙晓波:见证中国汽车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深刻地感受到国内在经济、政策、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不同,如果希望尽快进入角色,快速适应环境和应对变化是关键。我记得90年代末,中国汽车市场还是“老三样”唱主角,加入华晨后推出的中华轿车,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也起到助推作用,这就是所说的开创,把过高的产品价格拉下来,把前端的服务理念推出去。

  刚回国时,记得国内的轿车还在用化油器,从发动机技术角度来说,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十年过去了,整个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从排放角度来看,国家的政策有了很大提升,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

  当初回国时,我推行汽车产品的“三高实验”,对汽车进行“标定”,别小看“标定”这个词,当时在业界,很多人并不熟悉。我就是想借鉴国外开发汽车的先进模式,确保产品的质量。回头看来,对中国汽车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浪汽车:当年您全程参与了宝马华晨项目的谈判,这也是一种开创,回头来看,又有什么体会。

  孙晓波:当时华晨宝马项目谈判,说实话,日程很紧凑,毫不夸张的讲:三楼谈宝马项目,二楼就谈英国罗孚项目,一楼还有一个项目。当时宝马的首代也跟我谈过,宝马在中国至少已经谈了20家企业,为什么选择和华晨合作,他说觉得我们跟华晨谈有共同语言,有未来,应为华晨有一批海归人才,他们国际化,懂汽车,合作起来很NICE。这可能就是海归带给本土企业的变化。

  包括目前供职的卡特彼勒,它也非常国际化,凡事追求双赢、多赢,只要合作伙伴具备互补优势, 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就可以继续开展。宝马当时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因为一批海归人士从管理文化上比较超前。

(编辑:春棉)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