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10月7日,华晨汽车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和埃及巴伐利亚集团(BAG集团)在埃及开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投资设立“华晨埃及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华晨埃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华晨汽车旗下系列轿车、面包车等整车产品,投资金额分别为45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一期总投资7500万美元。
笔者了解到,这是华晨汽车在埃及建设的第二个厂。从不到三年销售上万辆华晨汽车,到不到四年建设第二个工厂,华晨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又一成功案例。
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出资,由中方控股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一期购买土地8万平方米,新建华晨汽车轿车、面包车系列生产线,并计划在2010年1月开始新建工厂,到2011年6月竣工。届时,新工厂将生产包括中华骏捷frv、中华骏捷FSV、中华尊驰、中华骏捷以及金杯海狮轻客等车型,预计年产量将达30,000辆整车,直接增加埃及本地就业岗位400到500个。
截止目前,华晨品牌已在埃及销售3年多,共销售各种车型1万多辆。在埃及,它已经从不为人知的品牌发展成家喻户晓的中国名牌产品,被埃及消费者认为是中国自主品牌中质量最好的汽车。在今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的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华晨汽车旗下的中华尊驰还一举“击败”宝马、克莱斯勒等国际品牌,荣膺会议官方指定用车,为与会的非洲各国部长级官员及中国代表团“保驾护航”。
行业人士分析,在金融危机侵蚀下的2009年,全球汽车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华晨汽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开花”,无疑是中国自主品牌应对金融危机的又一“法宝”。同时,通过华晨汽车的发展历程,再一次印证了“华晨模式”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借鉴价值!可以预见,华晨汽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拥有巨大潜力,其未来表现也愈加值得期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