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正文

颠覆者的大场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 09:07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颠覆者的大场面

  如果说西方在金融危机中丧失了信心,那很显然,新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正在中国崛起。纵观欧美汽车工业,几十年来鲜见富有想象力、开创性的企业家,李书福以颠覆者和拯救者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中心,给这个暗淡无光的行业带来了久违的令人振奋的企业家气息。

  10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2010第八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李书福作了题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的演讲。演讲伊始,李书福没提吉利,也没提沃尔沃,而是从汽车发展至今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困扰讲起。他列举出近乎无解的北京堵车、尾气排放对人体的伤害,以及频繁的交通事故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人类进步提供帮助。”李书福立下判断:“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根本出路,就是‘零排放、零伤亡’,并且要力图实现对环境有所帮助。”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口号。在吉利员工的内部讲话中,李书福经常强调“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是在为全人类做一件好事,我们的事业是神圣和高尚的!”

  汽车实现“零伤亡”?“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参观完沃尔沃工厂各种道路试验后,李书福对此深信不疑:“沃尔沃轿车会自动跟踪探测前方车辆和行人的距离,提醒驾驶员减速,紧急情况下还能自动刹车。”造“最安全”的汽车也是吉利的使命。吉利熊猫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款获得国家五星安全标准的小型汽车。李书福还设计了一款越野车,“翻车、撞车、掉进水里都是安全的,落水后车门会自动打开,人可以跑出来。当然,要是睡着了那就没办法了。”去年,吉利研发了一款名为“吉利卓越”的豪华车,对于这辆车,李书福常给别人打保票:“无论是宝马还是宾利,都敢跟它们去碰撞,而且我们肯定赢。”靠着“脚痛医头”的另类思路,李书福还解决了汽车爆胎时安全保障(BMBS)这一世界性难题,李书福不在防爆胎上打主意,而是通过一套计算机系统,在爆胎瞬间增加对应轮胎的摩擦力,即使时速200公里时爆胎,汽车也不会失去平衡。吉利这一独创的技术已在国家汽车安全技术标准委员会正式立项,并在世界141个国家进行了专利注册。

  汽车就是李书福的造梦空间。他发现,马路上跑的很多汽车,符合了国家标准,但并不绿色环保。“吉利的标准比国家标准要高”,吉利“最环保”的标准,是要在汽车材料、零部件、制造过程、油耗排放等全流程都做到“最环保”。吉利用水溶性涂料取代了有机溶剂涂料,在涂装环节做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即使成本高一点,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技术,因为我们已经感到了这个世界在发生变化”,李书福说:“造汽车便宜不难,但便宜的结果是人坐在汽车里会闻到臭味,长期闻下去,这个臭味会进入血液、大脑,人会中毒。”现在,李书福脑子里已经开始思考汽车如何能对环境实现正面帮助,11月6日的“2010浦江创新论坛”上李书福提出:“实现零排放、零伤亡还不行,如果能实现零能耗,汽车开在路上还能净化环境,那就更伟大了”。难道有一天,开在路上的汽车,排出的不再是尾气,而是新鲜的氧气?

  李书福简直是为汽车降临人间。他曾对《绿公司》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四兄弟床下就有用泥巴做成的汽车模型,高兴的时候就用绳子牵着它满地跑。长大后坐上汽车,最希望汽车开慢一点,这样坐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对汽车的痴狂,让李书福有特别坚强的神经,困境中绝不屈服。十年前,当处于国有企业和外资品牌内外围攻下的民营车企,纷纷寻求合资以求生路时,有记者问李书福是不是决心独自扛着吉利的牌子走下去,只见他一拍桌子,口中抑扬顿挫:“对!这就对了!中国汽车业还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我们想不想走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我们不能总踏在别人后面走,什么叫企业家?!什么叫中国企业家?!”

  经过多年倔强生长,李书福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大时代,他和他的吉利在商业社会里正日趋主流。天下英才传媒9月发布的《2010中国500企业家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李书福位居第三,仅排在李嘉诚、柳传志两位功勋级企业家之后。过去,李书福的身份未必使得听众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他,而今天,全世界越来越习惯于从他的言行中寻找未来汽车行业的密码。

  对于大城市病入膏肓的交通堵塞,李书福受吉利一位员工的启发:“把楼房一层都拆掉,人和商店全都搬到二层,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的停车场,到处可以加油、充电,还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如果说这还算异想天开,吉利研发的一辆可以分离行驶的双体车,没准哪天就会跑在大街上。新浪网汽车频道日前曝光了一辆三年前由李书福亲自挂帅、启动研发的双体电动车,这辆车由两个左右并列的单体车组成,每辆单体车都由独立的一套车体、前后轮和电控系统组成,路况良好时整车运行,堵车时两辆单体车能够分离行驶。别小看这辆“变形金刚”,奇迹往往来源于人们的自由探索和大胆实践,或许,这辆双体车经过衍生和进化后,还能在国防、运输、娱乐等领域派上更多的用场。

  对李书福有多年观察的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安定认为,李书福有几分无畏,有几分浪漫,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让人匪夷所思,但据他观察,每个奇思妙想的成功率都不低。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