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利川:自主品牌不走高端 发展就会功亏一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 21:45  新浪汽车
苏利川:自主品牌不走高端发展就会功亏一篑

左起:《京华时报》鄂佳、评论员莫言清风、《中华工商时报》苏利川、评论员孟京涛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日渐成熟,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国际汽车巨头无不对这块最后的市场乐土虎视眈眈。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等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凭借低端车型近年来异军突起,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强大,高端车型利润的诱惑,许多汽车企业开始瞄准高端车型市场。然而走高端和低端哪一种方向更适合中国的自主品牌?

  新浪汽车邀请资深媒体记者做客直播间,现场观点交锋,争论新能源距离中国市场是远是近。

  此次嘉宾:

  正方:新浪汽车评论员莫言清风、《中华工商时报》资深记者苏利川

  正方观点:时机成熟自主品牌应该走高端

  反方:新浪汽车评论员孟京涛;《京华时报》记者鄂佳。

  反方观点:目前更应该继续巩固低端市场地位。

  主持人:北斗车坛,舌战上海滩。今天在上海国际车展之间我们请来了几位嘉宾做客新浪的直播间进行现场的PK,我介绍一下各位嘉宾。新浪汽车知名评论员莫言清风先生,《中华工商时报》资深记者苏利川先生,知名评论员孟京涛先生。由于交通的问题,《京华时报》鄂佳小姐还没有到。

  莫言清风:我是正方,我代表所讲的就是说目前自主品牌发展到新的阶段应该考虑做高端的产品和考虑介入高端市场。

  主持人:这是您的主要观点,您正方的同伴是苏利川先生,您简单说一下。

  苏利川:我将在宏观层面上辅助我的辩友。

  主持人:我们反方由于交通压一名大将暂时缺席,显得势单力薄,有没有什么压力?

  孟京涛:没有什么压力,刚才苏老师说从宏观去说,我想从现状来说,国产车还是坚持低端道路,再走高端。

  主持人:这次上海车展自主品牌可以说是大放异彩,继去年北京车展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民营企业再次发力,推出新能源,概念车,这些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车型。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大家能买到的自主品牌的汽车绝大多数都在十五万以下,然后十万之上的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来说,走高端的产品路线,还是走低端的产品路线?如果说自主品牌坐一个二十多万的轿车你会不会买,如果自主品牌造了一辆劳斯莱斯的话,你认为可不可能?首先,请我们正方先进行发言,时间大概是五分钟左右。


《中华工商时报》苏利川

  苏利川:我先来,自主品牌发展这么多年,其实这个话题一直在争论,我想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在行业层面上思路应该是逐渐的明晰。但是,特别是企业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战略拿出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我觉得有它中国制造业的共性,有它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从高端着手,如果说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在低端市场小有成就的话,我们说自主品牌在高端之路上应该有所作为了。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阐明我的观点。第一,中国发展自主品牌轿车走高端之路,一个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二,是在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第三,整个自主品牌轿车走高端之路,是中国汽车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如果自主品牌轿车放弃了走高端之路的话,我想不但是企业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且中国的汽车行业将整体的步入一个像其它行业里面的怪圈里面难以自拔。如果整体行业停滞不前,将使整个中国汽车人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我毫不客气说,如果放弃了当前一些好的时机,就是说这种包袱有可能是转化成一种负罪感。我说明我的这个观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企业要发展,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不能总是靠着政府投入和到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解决发展的问题,它应该不如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不能老靠输血。它为什么要走高端呢?因为到目前为止,发展到现在的状况,竞争对手在变,整个市场也在变,消费心里也在变化。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是只走低端市场没有突破的话,这样的企业将来有可能出局。第二个方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自主品牌今年的名声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汽车也的发展。我将主要从我们国家的钟表制造业和家电业说明这个问题。第三个方面,如果失掉现在的机会,自主品牌走低端市场这几年的成绩,就有可能功亏一篑,那样将会使中国汽车人感到十分遗憾。

  主持人:我来总结一下,我听苏利川的话里面有这样说,从钟表行业,还有家电行业来阐述中国汽车也是应该由低端走向高端的。我先插进一个问题,您是不是这样认为的,中国汽车现在走低端路,就是为了将来走高端?

  苏利川:因为走低端发展到目前为止的话,很多市场上的问题好象很难解决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走低端之路的时候遇到一些瓶颈是吗?

  苏利川: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