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舒适与智能配置让锐志可以为更多人服务
失去太多原有的个性化气质
五年之前,当丰田拿出旗下著名运动家轿MARK II的后继车型MARK X进行国产,绝对是在车迷中引起好评的举动。这款与皇冠同平台的车款拥有前置后驱布局、V6引擎和6速自动变速箱,作为丰田品牌历史销量位居第三的车型,是真正对日系车有代表意义的经典。当然,国产后的锐志是不会做加长之类的妥协,所以多受思想前卫并热爱驾驶的人群追捧,真正有经济实力的年长者更乐于乘坐皇冠这样舒适大气的选择。于是,在这个透着寒意的秋天,我看到的是一台真正能够登堂入室的丰田全新锐志蜕变而出。

舒适升级
第一次见到全新丰田锐志的实车,是在之前浙江慈溪的上市发布会上。当时第一感觉,是觉得新锐志看起来比网络上国外试驾的图片上更为优雅好看,虽然确实有些与雷克萨斯IS系列接近的设计元素,不过整体并未让人失望。
老实讲,“Glam Tech”这样的设计理念,对于我这种缺乏艺术细胞的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加宽后更扁平的新锐志却是很容易被辨别出来的与老款之间不同点。进气格栅现在已经成为家族化设计的引导者,所以新锐志的前脸上我也看到全新的镀铬横条装饰,而老款扁豆状的头灯变得更为锐利有型,再加上风尚版的前扰流板,运动风骨没有比上代车型差太多。而转到车尾看尾灯就有些似曾相识,与车头有所呼应的款式和新锐志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本田思博锐还真有点雷同,而原本整合在后保险杠内的双出排气在心锐志上被改为外露的形式,再度往传统靠拢,不过丰田在主推的风尚版上还是加上小型绕流翼跟后空气动力套件,看起来运动程度没有落差。至于车身侧面,因为底盘平台相同,所以新锐志长度与高度都没有变化,在保留车身轮廓之余将四只轮眉外扩,侧面防擦条下移到车门下方,风尚版更穿上18寸轮胎,整体感强化同时突出腰部线条,算是成功作品。

转到内饰再看,我只觉得丰田为新锐志附上雷克萨斯成分更多,大量木质装饰面板运用讨好中年消费者,放弃上代车型极具特色的短把排挡杆更是让不少同行扼腕。但毕竟锐志依旧是丰田旗下的运动先锋,所以车厂并未剥夺我们选择全黑内饰的权利,炮筒式双圆仪表、金属油门刹车踏板和高配车型上的换挡拨片也强化了它运动型的概念。此外还值得提出,是中控面板按键布局的改动很是合理,几乎我没花时间就已经能自如操作,这一点相较欧洲车厂繁琐的设计人性化很多。不过如果丰田能把略显廉价的绿色背景灯换成别的柔和光线会更显品质感。
极限还在
上午的试驾,车厂选择在太平寺机场跑道进行。除开加速体验和蝴蝶弯这样的项目外,更多安排是对新锐志上的科技配备做了解。
比如PCS预碰撞安全系统,我全油加速至80km/h冲向前方泡沫挡板,当雷达监测到挡板时电子系统就会发出报警,而一旦监测到碰撞不可避免时我能感觉到电子系统立刻收紧安全带,并自行加速至50km/h,当然它不会像沃尔沃上那套安全系统能自动刹停,但这已经能为乘员保障相对的安全氛围。此外新锐志也在原本巡航系统上加装ACC自适应雷达巡航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在时速超过40km/h便能通过巡航拨杆启动,在设定好巡航车速后还能够设定和前车的距离,这样一旦前车减速,ACC系统能够根据车速的变化同时减速,而前车加速后,系统会迅速根据前车的车速提升回到之前预设的车速,不知在巡航系统沦为鸡肋配置的时候,这个加强版的技术能否更广泛的得到利用。
相比之下,另外两项试驾体验更有参考意义。为了适应国内油品状况,新锐志上的两部引擎均将输出调低数匹马力,但在直道加速上我并未明显感觉出它和老款车型有明显差异,Sport模式下转速会杀到6000rpm,不过即便用手动模式维持档位,行车电脑也会出于保护变速箱的缘故强行介入升挡,而真正用拨片升挡时又明显觉得这具6速自动变速箱的反应速度比起双离合还是要迟疑半秒,索性不如全程用D挡好使。最终我用2.5L引擎录得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与官方公布一致,相对上代高输出版本仅输0.1秒,算是得大于失。另个项目是在圆形直升机停机坪上蝴蝶绕桩,简单说就是不停绕U型弯的意思,这对新锐志这样的后驱车来说,油门控制和悬架状态都有考验。入头两个桩我都有意控制速度,只是感受手中方向盘在力道上的变化,应该说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还是有用,随着我脚下油门渐渐加深,掌心需要推动的劲儿也就更多一些,从方向盘传递出的路面信息亦会丰富起来,这时调试偏软的前悬架已经因为弯中的离心力有明显下坐,再出弯时多补些油,车尾便活跃的微微横移收窄角度,不过这样的举动让新锐志上装配的车辆动态综合管理系统感到威胁,VDIM粗暴的直接断油,本来想关掉VSC,我却一时没在中控面板上找到,等到试驾结束才发现它藏在方向盘右下方。看来车厂是明白后驱车有些神经质,不太鼓励大家做冒险的尝试。
更宜驾驶
下午的试驾换到城市道路和快速通道中进行,相比更多极限测试的紧张情绪,也许这样轻松地氛围可以让人更理解新锐志的改变。
城市略显拥堵的道路里走走停停,我从脚下的回馈一次次确定锐志在丰田品牌中的与众不同。印象中的丰田轿车,大多是拿中庸、务实这样的形容词来表述,可以轻松从容的A地开往B地,但问你有什么开过后对车有什么特点往往说不出来。但新锐志就真的不一样,油门和刹车都不再是软绵绵的感觉,遇到前方堵停时猛的踩上一脚,制动效果甚为直接,再等前车走远后猛的给脚油,车速随着油门开启的提升很直接,这种V6引擎特有的输出特质将动力直接的传递到后轮,推着跑的乐趣确实要比拖着走来得有趣。
离开城市的繁华,车队一行驶入高速路面,在120km/h巡航的状态下,新锐志的底盘表现得相比别家日系车厂更多一分沉稳,以往常常会让我开到80km/h就有100km/h的错觉彻底消失,等到在前往景区的乡间路途上行驶,自适应可变悬架又松弛下来,但这时前双插臂后多连杆的布局也还算扎实,路面上的多余信息已经被过滤一遍才传入座舱,即便颠簸也不太扰人,加之被各种隔音设计营造得足够安静的车内环境,一路上我只觉得开着新锐志确实没开欧洲车那般动脑,算是轻松地享受这个过程。
整体看,新锐志确实有不小的变化以迎合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但从底盘、动力一类的部分看,它还是那个有些特立独行的运动中级车,只是新锐志换上一副更好的衣装,以便自己能更多博取大众的认可,这样的妥协对车迷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对消费者来说,也许并不坏。

性能表现
延续了上代车款的动力系统为低输出版本,相比国产版本3.5L引擎确实显得加速羸弱,不过考虑到国内对3.0L以上排量增收的高额税赋,也理解丰田的选择。
操控乐趣
就像我讲的,新锐志是我们能接触到最不像丰田的丰田车。这个日本品牌一贯的中庸都被略显轻浮的激情所代替,是少有让你开快冲动的日系车。
乘坐感受
相较更注重后排乘员感受的行政座驾丰田皇冠而言,新锐志确实不算坐得舒服,自适应可变悬架并不会把所有颠簸过滤,但它又不是如欧洲车一样把信息系数送回的直接。
主被动安全
除开传统的安全配置外,具有前瞻性的雷达自适应巡航、预碰撞安全系统和车辆动态综合管理系统一起将危险的发生降到最低。
设备及做工
更多的豪华装备就是新锐志最大的变化,而堪比高端品牌雷克萨斯的做工就更值得称道。只是用料上新锐志依旧和车价相符,皆不算顶尖材质。
空间
虽然与丰田十三代皇冠共线生产,但是新锐志的车内空间明显更为紧凑。前排乘员在保障足够活动范围的情况下,后排的头部与膝部空间只是B级车中合格水准。
试车/陈留祎 摄影/陈留祎 撰文/陈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