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论坛主题: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下一步

时间:11月22日下午15:00-17:00

地点:广州广交会威斯汀酒店

主办单位:21世纪经济报道

协办单位:新浪汽车

论坛形式:圆桌讨论

参与嘉宾:产业专家、媒体意见领袖

数据标题文字1

 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 李万里

李万里:要坚持合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底线

在近20年当中只有汽车产业发挥了两个产业政策,既1994年版的和2004年版的两版的政策,2009年国家振兴规划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产业政策的工作。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 赵英

赵英:日企今后在华扩大生产能力会心存警惕

根据我对日本企业他的行为方式的了解目前遇到钓鱼岛问题,我认为日本企业到现在绝对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市场,这是第一要坚持,抱紧中国市场最大的新增市场。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孙健

孙健:合资企业最大贡献是用市场换时间

30年的历史我一定程度上也同意我们现在到了一个需要回顾合资企业功过的时候,但是我不完全同意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J.D.Power亚太区中国副总经理 梅松林

梅松林:日系品牌很大顾虑是品牌认知度下降

在管理方面向日系学了很多,但还在学习过程当中。在你刚才说的在汽车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汽车行业单纯靠产品第一点就不行。

《汽车公社》杂志主编 卫金桥

卫金桥:合资自主会出现比现在更大合资取向

我记得我在写广州市场发展的主题的时候,现在无法放弃中国,那你就改变吧。改变吧就是突破的一种方式。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安庆衡

安庆衡:后合资时代核心应是提升技术

我认为我们现在更多地关注大面积的合资跟众多的企业在合资已经走过20几年的情况下,下一步怎么办?也就是对后合资时代怎么应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罗兰贝格中国区总裁 沈军

沈军:"市场换技术"解决不了发展自己的问题

像“市场换技术”这个意图我是非常认同的。表明一个国家公约的总体指导方向,我不希望成为一个各国品牌销售而我没有自主未来工业发展。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林雷

林雷:日系车本土化的问题尚需改进

日本车目前在中国的情况下受到冲击,从我们自己来看消费需求来看,他对需求是多元化的。每一类都有一个消费群去增进他的需求,日本汽车他有独特的产品特性。

《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 张耀东

张耀东:日系车企在技术上还是有其独到性

日系企业我听到的合资企业里面中方人员抱怨最多的,他是个强势文化下的合资。为什么远亲混血会融合得最好,我们太近了,文化有很强的相似性。

华西都市报汽车事业部主编 郭登礼

郭登礼:“市场换技术“这个问题是伪命题

我们所说的用“市场换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把这么一个研发中心整个体系搬到中国,他没有办法来,他来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一个是受中国市场的一部分转换。

数据标题文字1

21世纪智库圆桌论坛现场图片 更多>>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