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会特别大,刚才说的长城,他们都是从细分市场来的,我觉得中国市场还是有的。
王秋凤:其实对于他们这样的小企业来说,就算市场完全放开了,其实我倒觉得也做不大,他把自己包装好了,我卖给国有企业也是卖,卖给别人也是卖,国有企业还愿意掏钱多一点,国有企业脸上有光,多花点钱买过来,对于他来说,反正我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这是市场经济。我一直觉得无利不往,利是最基本的。为什么说民营企业有活力。
戈广安:企业最终的竞争是效率,当年的汽车谁资本大谁就是老大,他竞争的其实不是效率,竞争的是资本。因为作为小的来讲就别玩汽车了,没有资本,双环汽车现在就陷入尴尬。
张宇星:如果没有这几万辆,他如果没有这个好日子,也说不好,双环就是这样。包括像尹明善、李书福他们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个人的观察,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扎得很深,但是没有更大规模的向外,也有这个可能向外投,做房地产都是可以的,但是他们还是在这个领域里面挺着,有一个产业的想法,大多数是资本运作。还有一个就是像双环他们是掌握了一个机会,也没有多少资本,但是先进入这个机会,当然还有这个空间就干着。
戈广安:现在国内一些集团还有海外的资本始终处于谈判的领域,现在就是这个资本卖多大的问题,有生产目录,厂房设备就不值钱了,但是有政府的资源,有这种土地资本。
新浪汽车:现在新能源、电动车,会不会按照咱们前面分析的,从现在的竞争来看,最初的这种自由竞争,起步阶段的竞争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你没有一定实力的基本上是活不下去了。但是现在在传统汽车之外的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动车,会不会又催生一个新的自由竞争的机会?现在我知道山东、浙江等等这些地方新建了一大批厂,以前就是做某种零部件的,或者是做高尔夫电动车电池的这些,全部都在做电动车的生产了,会不会是新的一轮变化?
戈广安:其实我觉得中国汽车发展到现在,基本功不扎实,机械性没有研究好,光是在动力上的话起步差很远,我觉得汽车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物件,单纯一个动力的概念可能影响不了多少。
徐锋:很多的配套厂现在做汽车一个是为了圈钱,另外一个就是为了给大企业做配套。目前整车厂建立了电动车方面的东西风险太大,所以很多都是小企业,拿过去比较一下,直接对外采购,很多所谓的几个月就搞起来了电动车,全是假的。
张宇星:对于小企业又是一次发现机会的时候,他觉得可能会重新洗牌,就是我孤注一掷,玩这个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不知道这个机会要干什么。但是至于指望他们能成功,我们没有太看好,深圳电动车的大会,那个展览大家看了,都是群雄并起。我见了原来汽车司的一个官员,搞技术出身的,现在给国外工作,他说你看看,我相信就在这个领域可能会出未来的丰田和通用,反正我是持保留意见。
徐锋:新能源不搞也就是这样了,很多钱闲着也难受,失败不失败总得积累一些经验。
戈广安:CPI涨和印钞票,两年之前就有人预测了,那个时候为了拉动内需,让人们有钱了花,肯定会涨,国家也能预期到,只是看能否承受得了。
张志勇:原来我们那里新出的车,一位地方官员表示:把原来的全部取缔,换力帆和吉利等等民族品牌,结果从去年开始,这个县将来要提升城市形象,说不行,自主品牌不要了,又换了伊兰特、雪铁龙,就是暗含着当中自主品牌可能也比合资品牌低一个档次。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回家经常打车,就跟司机聊,他们说买的这个车真不行,小毛病太多,而且售后服务不好,比如力帆买了一辆车要换一个件就没有了,钱也交了,车也有了,想用车赚钱结果件总换不了,他们就只好这样拉人。现在汽车市场的繁荣,给本土企业挖了一个我讲的繁荣的陷阱,过快的拔苗助长了,内在的东西缺乏,售后服务没有跟上,质量没有跟上,管理也不行,所有这些东西当市场一下来之后就会出问题,或者跟合资企业直接发生碰撞的时候就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