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非:
刚才主持人的话题,不止是今后车,所有的4S店涉及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局限于今后车,这个问题对4S店生死攸关问题。我们相当部分店售后不能养活自己。企业究竟怎么办?我想这个话题是不是换一个角度看,我觉得可能答案就一个,就是转型,转型两个含义,一个是自己如果做不好,你改行出局。如果不想出局就转型,有一个定义把汽车4S店从资源型企业走市场化道路,4S店市场化之路,这个议题,我们内部讨论很久,在前大半年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看到4S店利润不断下降,到国外看美国的4S店的商业模式,春节准备到台湾看,一直在讨论,4S店后面路怎么走。
将来是质量市场,企业本身素质决定你能不能活,厂商返点多挣钱。4S店走到之浪厂商最后能生存靠质量,和资源没有关系。
将来市场化数字服务型企业,是多功能市场服务型企业,市场服务性企业和厂家没关系,完全是市场关系。
当初咱们盈利产品导向,厂家出新产品,将来需求导向,面对市场是需求导向,衣食父母是周边的客户。这个时候和厂商也没有关系,也是决定市场开拓,维护客户的能力。
工业资本导向,后面是商业资本导向,现在本来商业资本,后面投资最后运作是商业资本运作。导向从工业资本到商业资本,这和厂家也没有关系。你前面挣产品利润,后面挣所有价值链服务利润,和厂商也没有关系。
从前在客户满意度维护的是厂商品牌忠诚度,厂商可能要求客户满意度,但是自己品牌出来以后,客户对企业品牌满意度,企业品牌满意度和厂商没有关系。4S店前面一定是资源性企业,后面市场化,这是个大趋势,趋势阻挡不了。摆脱厂商依赖,这种是4S店最根本东西,4S店从这个角度看,4S店转型,所谓转型从资源企业转化为市场性企业。我们现在的问题,我们所有投资商当初4S店开始做的,大家习惯那种思维。始终这个圈子里打圈,没有看到最根本的东西,这个模式没有改变。在国外来讲,美国新车消费顶多20%利润,最大利润二手车。二手车对厂商有依赖度吗?没有。中国靠售后,现在拼售后,但是有一个前提,还是资源性问题。
市场业务发动机两个一个保险公司,第二是原厂零部件供应商。保险公司保险办法不挣钱,他的思路赔付,这次开会,讲改思路,赔付,买保险,买多少赔多少,和修复没有关系,这种模式从亏损到盈利,如果改,意味着拿钱赔你的时候,自己拿钱去。保险公司现在自己独立出来销售,车险降低15%,他已经开始脱离4S店。国外保险和零件联合,一个手指里有钱,一个手里有零件,客户有需求,客户觉得4S店太贵,需要一个中间业态公司,就连锁,国际上配件集成商也出来。我在上海看到,建系统全开始,整个连锁4家,客户的需求资源加上保险公司的保险资源,再加上原厂配件供应商配件资源,这4家联手目的是打破4S店,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在上海看到保险公司自己建立配件供应点,专用店,保险公司自己开,他认定一批独立维修厂,拿到那修,由国际零配件商供货,逼迫4S店不能依靠保险公司保单资源,不能依靠厂商配件垄断做售后业务。这也是从资源型企业向一个市场化企业转变。最根本的我觉得是转型两字。什么时候尽早走这步,别人走之前自己主动走。4S店要做几件事。我们奈何不了厂家,左右不了政策。我们只能练内功,自己找出路。要做几件事,一个是观念转换,思路决定成功,必须要定位好,4S店考虑自己定位,怎么定位,定位市场企业的时候,应该是常态的,不要指望从前的暴利,不要想用资源挣钱,有一些是挣的不是不挣的。你在销售上已经是被迫市场化,但是确实打到这个利润的时候就是市场,你把自己定位,把心态放好,常规营销。第二件事是集团化,讨论非常多,几次高峰论坛上讨论。集团化肯定是个方向,因为是风险投资和商业资本,基本做大做强。但是大家现在不要有误区,不要弄到上市上,其实集团化以后,上市最大第一个好处是法人治理结构,中国企业,民营企业最大的短版是法律治理结构,和东方文化有关系,包括台湾。股东能长多大企业能长多大,长不大,因为决定自己的思维,通过上市把经营权利交出去,社会监督,改善,企业才可以。
另外一个好处实际集团化以后,相对来说厂商有话语权,你奈何不了厂家,今天从国家相关的政府领导也谈到政策。
要做的事情集团化,要区分现在所有的业务,哪些是市场化的业务,哪些是非市场业务,要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这样才行。抓住核心业务这样才保证盈利。
4S店业态模式,需求得不到释放。乡村的话是皮卡是小面包,轿车将来会受到抑制,如果二三线没有成本不可能维修,必须研究新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