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新闻版>访谈> 广州车展 >正文

江淮安进:直接感受到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打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 13:57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江淮汽车总经理安进先生江淮汽车总经理安进先生

  编者按 12月20日,作为我国三大汽车展之一,以“领先科技•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又盛大开幕。新浪汽车在现场对江淮汽车的总经理安进先生进行了采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汽车:各位新浪汽车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汽车广州车展嘉宾访谈节目。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江淮汽车的总经理安进安总,安总您好。

  安进:新浪的各位网友你们好,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江淮汽车的支持,江淮的发展有你们一路同行我们才有底气,我们才有今天。

  新浪汽车:先请您介绍一下车展的我们参展内容。

  安进:这次江淮汽车,应该说江淮汽车对广州车展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尤其今年的时间也很特殊,是整个2010年我估计是比较有规模的车展的最后一次,或者说是汽车里面的大事划了一个句号。江淮汽车成熟的和新开发的产品悉数在,我们这次应该说还有一些老产品年度的改款,瑞风的第二代我们继续在这里推出,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客户和专业人士给我们的指点,尤其我想隆重的说还有两个车型,一个就是我们江淮汽车推出了一个大一号的多功能车,就是我们的星锐,这款车我们对它还是给予非常大的厚望,更重要的是我们基于对未来中国商乘兼用的这样一个市场发展的潜力,我们叫星锐,也可以做商用车,也可以做乘用车,这是我们全新推出的一个产品。第二个,虽然在我刚才讲的6个平台里面车型有同悦,大家很熟悉,但是这次我们推出的是一个异类,是全新设计的一个车型。我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比较特殊呢?我说的是这是我们江淮汽车商品化了的一个电动车型,就在今年年底我们将近接近500台一次性的交给直接客户使用,因为合肥市是国家试点的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五个城市之一,江淮是这个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所以在2010年我们江淮汽车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那么一次性的向个人直接交付将近600辆车,我不知道在中国纯电动车是不是第一次,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边至少不多,你们还可以再去查询一下。

  新浪汽车:那么我就接着您谈的这个内容往下问。就是这个电动车国家的政策也是大力的支持,我们江淮在这方面是不是会配合国家政策投产一系列的产品,还是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新能源车发展的一个独特考虑?

  安进: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当它转化成商品的时候,绝对离不开社会环境、政策、政府的引导。但是作为企业来讲,你是不是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方向,还是说仅仅当做做一件事情,还是你觉得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那当然力度是不一样了。我们江淮汽车是这样想,第一,要立足于当前我们传统的汽车,无论是品质、性能,这个性能里面包括大家关心的内燃机、发动机、传动器,其实这块大有潜力可挖,我们江淮汽车在汽油机直喷等等这些我们全力推动,同时我们在关注研究电动车的产品,应该说我们是很有成效的,非常受到好评,合肥市准备最近再订180辆,这个我想可能也是成批量的,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现在我们对下一步的比如城市的纯电动小汽车,比如电机驱动系统和整机的系统我们都在全面展开研究,我们认为对电动车深入的研究和在传统汽车上加大力度研发,提高品质,提高它进一步的使用价值,我觉得这个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企业既要有今天,也要有后天,企业有现在,也要有未来,我们是这么考虑的。

  新浪汽车:您解释的很好。谈到江淮还有电动车这几个关健词,可能大家都会联想到正道,现在我们这个合作到什么程度?还有没有继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安进:实际上我们和正道的合作,无论是国家的管理政策,还是上市公司的披露的信息,我们都是如实的告知。实际上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更能看出江淮汽车它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它走的是国际化广泛的合作之路。首先就是要考虑我们大家要有一些伙伴,要有一些和我们有合作可能性的这些机构和企业,大家在一起共同对技术进行研讨。首先我认为这一款产品,把技术讲清楚,通过政府、社会环境对市场需求不断的培育,我们不断的做强做大,当然也要谈到资本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循序渐进在做。我想说的第二个是整合前进资源,我们是广泛的开展合作,做到哪一步我们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新浪汽车:您刚才还提到了星锐,更大空间的更多功能的商乘两用车,这个细分市场您给我们再稍微详细地说明一下。

  安进:实际上我们如果到欧美观察一下,大家很少能看到我们中国这样的轻卡,但是并不是人家没有轻型车,人家的车就是像我们的星锐这种车,他们的车造价肯定要高于我们普通的轻卡,但是它的安全性、环保性、对货品的保护和私密各个方面,我觉得它都有优势,唯一缺点就是造价高一点,并且它很容易转化成乘用车和商用车,我们现在卡车就是卡车,客车就是客车。实际上随着今后城市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也同样我们的客户对自己的私密,对自己的物品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的时候,城市整个物流对环境美观性影响等等各个方面,我想这个车一定有它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还有些专用功能,因为它是有一个封闭体被保护起来了,而这一点(平坦卡车)很难做到,所以未来我认为就是我们另一个类型的轻型载货汽车或者轻型客车合一体,我对这个毫不怀疑。

  新浪汽车:现在是2010年年底了,很难得邀请到您,请您总结一下江淮汽车取得的成绩,也展望一下江淮汽车明年的预期。

  安进:您可能也知道,前两天我们刚刚在公司那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200万辆的仪式,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这200万辆主要是这20年做的,这20年里面主要是新世纪的10年做的,而它又是主要从2005年做的,2010年我自己的预计是46万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概45%左右,商乘各占一半,几乎平分秋色,那就说明我们的轻卡,以轻卡为主的商用车和瑞风和新进加入的轿车,我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十一五”战略使命,这样的话加上我们全面建设了我们的研发能力,综合性的汽车企业状态就更加成型,就是全系列的商务车和全系列的乘用车,这就为我们“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明年增长多少,我说增长多少都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虽然还像今年这样继续有这么好的一个增长速度吗?也可能不会,但是我们国家毕竟还有一个“保8”,这就为我们汽车工业继续的增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我觉得我们汽车工业,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更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好的机会,要有好的表现,这种表现不仅仅是延续这几年我们有比较快的增长速度,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塑造我们的品牌,塑造我们民主汽车工业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也很宽泛,那怎么说?大家齐心协力提升我们的价值定位,把质量搞上去,把价值做出来,给客户提供使用价值,给我们提供利润价值,保持我们发展的后劲,因为我们零部件深入开发,加大开发力量,全行业创造这个好的氛围,如果这点能做好的话,那“十二五”这个世界汽车继续会属于中国,中国的汽车将很大的程度属于我们自主品牌,我们到时候中国的自主品牌和别人比肩的日子就不会太远。

  新浪汽车:您是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中分析我们汽车产业的发展的。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因为近两年是咱们汽车产业升级,很多合资企业都在做自主品牌,上午我也问了很多咱们做自主品牌的一些汽车企业,就是有没有感受到这种打压压力?

  安进:直接感受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做出业绩了,这就说明我们开始被他们重视了,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应该更重视,天然的优势可能是成本,那么我们的劣势是品质,是技术,应该抓住这样一个优势,不多见的这个优势,别人也会利用,赶快走上去,加速走上去。所以技术的江淮,品质的江淮,是我们江淮自己提出来的,我们必须做到。我认为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那未来我们的发展也不是金光大道,做好这件事情也不容易,必须沉下心来调整心态,踏踏实实的认认真真的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

  新浪汽车:压力还是有的,但是您对江淮还是非常自信的,只要是把握住质量就能做好。

  安进:我是有自信的,因为我们的商用车不管是国内和国际品牌的竞争,我们这几年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包括我们国际市场的表现都是比较好的,可以跟别人同台竞技,反映不错,品质还是基本上得到认可,包括国际市场,成熟国际市场对我们品质的认可,这个给我一个很大的信心,只要坚持把品质做上去,品牌就会积累,就会被认同,发展就会有希望。

  新浪汽车:我们这次广州车展有一个环节,就是老总问老总,就是老总向老总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初衷呢?我们也是想观察一下老总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刚才那位老总向您提出一个问题,其实您刚才也谈到了,就是我们的市场容量非常大,1800万辆了,城市用车环境很差,所以他想请您谈一谈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建议。因为我们也知道江淮汽车提出过很多这样的建议,我想听听您对这方面的考虑。

  安进:我首先认为商用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工具,轿车是干什么的呢?轿车主要是提高生活乐趣,改善生活质量或者是彰显个人生活,如果它一直发展下去,它应该是彰显个人性格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为什么SUV现在卖的这么好,大概和这个有关系。就是说在中国像我们人口比较众多的这样一个国度内,大城市越来越集中的这种情况下,解决公共交通的问题,解决上班出行的问题,不应该是由汽车主要来承担,应该是由轨道交通,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下,汽车只是作为我刚刚说的那样的用途,这个交通就和谐了。如果有人说越堵就让人很害怕,就不会买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坐公共汽车的人,堵了,他在车上站着,堵了,他在站台上风吹日晒,他想我还不如有个车,我在车里舒舒服服的坐着,所以可能还会产生这种逆反的心态,所以本质上说是疏导,上班就坐轻轨车,就坐地铁,一到休假,有什么急事我们就可以驾着自己的车,我以为这是个根本出路,千万不要认为不开车就不买车,大概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调查一下东京,东京的个人保有量的车比我们北京可能还多,但是你看人家怎么用,人家平时在坐什么车,怎么去解决上班出行的问题,大概会对我们有启示。

  新浪汽车:另外我们也想请您留一道问题问下面的嘉宾,您比较关注汽车产业哪方面的发展问题?

  安进:我特别关心我们汽车产业核心零部件基础提升的问题,因为现在客观的讲,这些技术现在还是掌握在合资企业手里,每当我们环保要求需要提升一个标准的时候,我们自己的零部件企业总是拿不出来,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整车厂怎么去和他们很好的对应起来,共同的解决好这个事,既有成本的意义,更有核心价值,又属于我们自己技术灵活的问题。

  新浪汽车:谢谢安总,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跟您沟通到这里,很高兴和您进行这个访谈,也希望您以后有机会多来新浪汽车作客。

  安进:我也再一次谢谢新浪汽车,我们和新浪汽车合作很多年了,非常融洽,我有时候说没人造汽车,光有人说汽车是讲空话,有人造汽车没人讲汽车就无人知晓,其实我们在做一项共同的事业,我们做共同事业最本质的目的是服务客户,只要客户对我们满意,只要客户认同我们的产品,那我们就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只要客户认同我们国产汽车,我们国产汽车能够给用户很好的回报,我们中国汽车就有自主的机会,我相信这个成果不会很轻易的得到,但是也一定不会很遥远。

  新浪汽车:谢谢安总。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6票
好文章 0票
枪稿 0票
雷人 0票
无语 0票
标题党 0票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