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销量在5万辆以上自主和合资品牌车型统计 |
|||
自主品牌乘用车 |
合资品牌乘用车 |
||
车型 |
销量 |
车型 |
销量 |
比亚迪F3 |
290963 |
凯越 |
241153 |
夏利 |
147531 |
悦动 |
239449 |
QQ3 |
142065 |
捷达 |
224857 |
自由舰 |
113673 |
雅阁 |
175361 |
F0 |
102931 |
伊兰特 |
171605 |
福美来 |
72157 |
卡罗拉 |
157457 |
哈弗H |
71645 |
凯美瑞 |
156229 |
奇瑞A5 |
70630 |
朗逸 |
146455 |
骏捷FRV |
66554 |
福克斯 |
134360 |
金刚 |
65821 |
新宝来 |
124357 |
旗云 |
65023 |
乐风 |
118967 |
荣威550 |
64569 |
POLO |
114218 |
悦翔 |
60424 |
锋范 |
113191 |
菱悦V3 |
59320 |
帕萨特领驭 |
111299 |
奇瑞A3 |
59235 |
新天籁 |
108504 |
威志 |
58071 |
桑塔纳 |
108425 |
同悦 |
57613 |
本田CRV |
105233 |
炫丽 |
57225 |
赛拉图 |
103006 |
远景 |
54203 |
骊威 |
98735 |
比亚迪F6 |
52440 |
速腾 |
98712 |
奔腾B70 |
52222 |
志俊 |
97186 |
|
|
轩逸 |
96174 |
|
|
思域 |
93368 |
|
|
科鲁兹 |
92196 |
|
|
明锐 |
82672 |
|
|
马自达6 |
81648 |
|
|
骐达 |
80282 |
|
|
新君威 |
79982 |
|
|
北斗星 |
76138 |
|
|
颐达 |
75568 |
|
|
爱丽舍 |
75384 |
|
|
世嘉 |
71809 |
|
|
标致307 |
68363 |
|
|
丰田RAV4 |
68212 |
|
|
迈腾 |
67018 |
|
|
雅绅特 |
60379 |
|
|
SPARK |
60000 |
|
|
羚羊 |
59677 |
|
|
花冠 |
57111 |
|
|
天语 |
50409 |
合计 |
1784315 |
|
4345149 |
1、虽然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在提升,但是企业的利润流失却是自主品牌企业面临的又一新问题;另外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单一,从小排量低档轿车向中级轿车的目标迈进的步伐受到了技术、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阻碍。从而限制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拓展。自主品牌主要停留在中低端市场,中高级市场占有率很低,只有上汽荣威、一汽奔腾等少数几款。同时自主品牌汽车也存在质量缺陷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从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格局上看,主力车型是AOO、AO、A级等中档及小型轿车。
2、在承受现有合资品牌产品竞争压力的同时,国内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相互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很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态,没有了利润的支撑,企业的发展将十分困难。
3、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认知度较低。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自主开发的历史不到十年的时间,时间短,由于自主品牌汽车最先以低价位定位于低端市场,造成了消费者低价位低质量的复杂购买心理,同时自主品牌轿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消费群体对自主品牌汽车认知度不高,形成了对洋品牌的心理崇拜,购买轿车时,更多的倾向国外品牌,加剧了自主品牌忠诚消费者的流逝。
4、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涌现出一大批汽车自主品牌车企,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存在一种"散、乱、小、差"局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销量统计,2009年销量在1000辆以上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共有32家,年销量在两万辆以下的自主品牌共有10家,你销量在二十万辆以上的车企仅有5家,仅有比亚迪的F3年销量突破20万辆,平均销量不到5万辆,在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国内市场不可能为这些车企提供生存空间,自主品牌车企的兼并重组是当务之急,中国企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让别人兼并重组的,在整体市场向好的环境下,自主品牌车企之间的重组会增加难度,由于自主品牌车企分别来自国家队、地方队和民营队,体制的不同也给自主品牌车企整合增加阻力。
5、合资车企也要玩自主
在中国汽车界,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从最早广州本田推出自主品牌“理念”,到北京现代、长安福特、东风本田,数家合资车企已传出启动自主品牌的风声,合资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调整产品线,上海通用推出的赛欧轿车首次将合资车价格降到6万元以下,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东风本田都已公布了低价计划目前,合资品牌借助其有利的资金、技术优势也在积极采取低成本、低价格战略,目前在口碑与品质并不占优势的自主品牌如何保持住现有细分市场销量,是在摆在自主品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产品下沉、会占领更低端的市场,并与占据这一市场的自主品牌产品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