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长城现在有几个平台?在A级轿车上。
王凤英:A级轿车现在已经是6款车,基本上用了一个综合的大平台。因为它都集中在1.3、1.5升的领域。1.3升和1.5升是一个发动机体系,我们今天下线的就是1.3升、1.5升的轿车,它也是属于一个产品平台。整车也一样,也集中在这个领域。所以,动力系统主要的核心配套如果在一个大系统上,很多东西就等于是很好做。
新浪汽车:一下子开好几个平台,好几个车型,投资这么巨大,而且又是在10万元以下,这是一个浪费。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呈现产品下探的局面,当这么多自主品牌打架,到最后合资品牌一起下探,他们就坐收渔翁之利了,您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王凤英:我觉得合资品牌的价格要往下走,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个趋势不是说它自动往下走,是因为竞争所导致的。但同时,自主品牌的产品品质也在不断的提升,各种综合质量也越来越接近,给合资品牌同样的产品造成同样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它不得不降价。肯定是这样,因为它的附加值现在太高,降价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然它的降价同样给自主品牌也带来压力。如果它不降价,自主品牌性能又好、质量又好、性价比又好,当然卖的更多,竞争力就更强。但是人家可能也不等着你,人家也往下走,减低利润,因为它的空间比较大。实际上这种时代肯定会来临。
这种情况不能回避,不是今年,不是明年,也一定是后年、大后年,到时候一定短兵相接。这样一个交合点一定会到来,如果不到来,中国的汽车也不会有希望,永远让人家拉着你很远的距离,永远是让人家在高端统领天下,中国汽车只能做低价位的车。
我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可以预计这样一个时间,中国汽车发展的越快,这种短兵相接的时间来的越快。因为我认为早晚有一天,在2010年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中国的自主品牌当中的精品产品、精品车型,就应该和合资品牌的同类车型价格的差距会非常小。一方面说明我们自主品牌的品牌提升,一方面说明他们的附加值也会减低。应该是这么一个趋势。
当然这种压力,我们假设的前提是中国的自主品牌的汽车品质快速提升,假如这个假设不存在,没有品质提升,我认为那就是说以后就很危险了。人家的产品因为空间很大,降价的自由度很高,而你的品牌不提升,又没品牌,又没品质,我认为就没出路,肯定有一类,很多这种车会面临这种压力,变得非常被动,认为精品车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胜出。所以,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新浪汽车:但现在似乎各个企业都在投入巨资打造雷同的产品,您怎么看?
王凤英:现在我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追求更高品质、更新技术,这个理想、目标每一家都是坚定不移的,每一家都充满了信心,也不惜任何代价去追求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步性。比方说在变速箱领域,在发动机领域,在整车性能的匹配上,追求欧盟的法规,追求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步。不是你想追求的,是必须要追求和全球同类的技术保持同步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汽车,如果说做到今天我们不大胆投入,我们不做任何投入的时候,我认为就更没有出路了。现在投了肯定是压力很大,投了这么多,因为投资的周期比较长,成果陆续才能出来。如果匆忙之间投不好,定位再不好,再产生浪费,压力将更大。正因为风险也很大,又不得不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