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秘车贷政策与车市曲线(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6日 09:36  21世纪经济报道
  信贷退潮过后

  “的确危力很大,间接杀伤力大,尤其是在厂家对市场作了相反估计的时候,”上海证券徐薇说,“消费信贷勒紧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造成了消费者的持币待购。”

  仍沉溺于2003年大好光景的“多数轿车厂家并没有意识到寒冬即将到来,纷纷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制定了一个极乐观的2004年销量增长目标”。中汽协秘书长张伯顺指出。

  为什么呢?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中国区总裁朱伟说,“2002年、2003年,很多汽车研究员无论如何乐观地估计轿车市场的增速,结果总是远远高于预期。”

  一汽丰田的工作人员回顾2003年时,曾无限感叹地说,“我们严格以销定产,结果2003年少赚了很多钱,手上有很多单子,就是没车子可供应。”

  扩大产能就意味着增加利润,但汽车信贷的停滞打破了盈利美梦。2004年夏天,厂商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贷款买车难了,买车的人少了,产能却在扩大;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不降价就会增大库存、增加经销成本、完不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从2003年至2004年,轿车从收“加急费”沦落至“降价”。厂商进入了“降价-销量无改观-再降价-效果有限-降价频繁”的死胡同里。一轮又一轮无休止的降价还引发了一起起纠纷。不少消费者刚买到车,不足一个月发现车价降了数千乃至数万元。

  “降价伤透了买车人的心。”派安汽车销售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客户看了好几次,却总是说等降到位了,再来买。”

  矛盾还在升级,经销商和厂商这对盟友出现了分裂。资金链紧张的经销商,迫于各种压力,私自降价的现象屡禁不止。

  “往往在厂商宣布降价前,经销商早就降价销售了。”上海证券的徐薇说,“经销商的私自降价已经打乱了厂商的战略步骤。”

  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横在了中国的汽车市场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

  GDP由三驾马车拉动:投资需求、净出口(出口-进口)、消费需求。1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说,“2004年中国GDP年增长率为9.5%,主要靠投资需求拉动,按不变价估算,投资需求增速为19.1%,对GDP的推动作用为8.5%;净出口(出口-进口)65亿美元,考虑到不变价,对GDP的推动作用应该与2003年持平。”

  2003年至2004年,国家开始控制投资过热,因此近两年投资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对GDP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去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由2003年的27.7%降到25%左右,预计2005年会继续降低。

  “在‘抑制投资过高增长’思想的影响下,今后几年投资的增速将持续降低,”祝宝良进一步指出,“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出口量将会下降,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2005年中国的净出口增长不大,对GDP的拉动作用不会太大。”

  “为了保持2005年9%以上的GDP增长速度,消费需求必须松动,”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宏源告诉记者,“信贷或投融资应该有所放宽。”

  在房产信贷之外的另一个巨大需求就是车贷需求,但饱尝了车贷坏帐的银行并没有对汽车信贷敞开大门,汽车信贷的出口在哪里呢?

  汽车金融公司未来也许可能担此大任。2004年8月以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等四家企业汽车金融公司相继获准开业或筹建。(本报记者 吴琼 上海报道)

[上一页]  [1]  [2]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金融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