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

产业版>交通>正文

治理交通“三高”需要有精确诊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4日 09:18   深圳商报 字号: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陈 冰

  在人口多的现代化大城市,交通上都存在“三高”——小汽车的“高增长”,导致城市车辆“高密度”,进而造成二氧化碳“高排放”,最终形成难以治愈的大拥堵,成为城市管理和人们出行的心头大患。无论在海外的纽约、东京、伦敦,还是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交通拥堵都是城市发展的“富贵病”。

  北京市公布了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包括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重点路段高峰实施单双号限行、分地区收取有差别的拥堵费等等。这个最新的“药方”,是个大杂烩,把首尔限制“官车”、伦敦和新加坡征收拥堵费、东京建立卫星城、巴黎上世纪70年代采取的分单双号入城等制度,统统“烩”进来了。这个治堵药方,大概因为是“征求意见稿”而显得表述模糊,没有在限行、拥堵费和控制机动车增长等关键问题上给出具体时间和实施办法,但治理交通“三高”的决心还是溢于言表。

  每个城市的交通“三高”症状,都各有不同,精确的诊断其成因及危害,是开出有效新药方的前提。韩国首尔限制“官车”,是因为“官车”本来很少,加上每开发或改造一个新区,地铁等公共交通能跟上,再辅以提高路税、汽油税、停车费,就能把私车出行量降下来。伦敦2003年起开征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费,是因为地铁本来发达,中央政府的“公车”不过百辆,加上电子监控技术日趋完善,几乎不存在用纳税人的钱交纳拥堵费的情况。新加坡在交通管理上可谓世界最先进,十多年前就在采取车辆购买限制,个人购买车辆须先向政府申请,获得“拥车证”,驾车者在10年期满后,还要另交费用;最令全世界追慕的是,新加坡实现了根据行车的实际里程征收道路使用费,不同的时段和车型,都有不同的标准。

  最有效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药方,其实是发展公共交通和建立卫星城。有了便捷的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了不用驾车也能出行的条件,限制车流量才有保证,能够确保人们步行5分钟到10分钟就能从公交站点到达工作地,人们才会使用公交工具。大力发展卫星城是另一个长久之计,让一部分人生活在其中而不用着进入中心城工作、就学、就医。这对减少中心城市的拥堵非常有效,医疗和教育设施的建立健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深圳的交通拥堵除了上下班高峰时期,相比之下,还是比北京、上海等地好些,但趋势却是不容乐观的,交通上的“三高”症状越来越严重。因此,现在要为治理大拥堵做好准备。不能总想着把世界各地的治堵经验杂烩起来,而是要设法在发展公共交通和建立卫星城上提早下功夫。需要强调的是,用单双号隔天行车制来减少拥堵,是根本不该考虑的。这种措施会增加交通“三高”,人们会买更多的车,城市车辆的密度会增加,交通状况会更恶化。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