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樟松:新起点,新原点,新征程
主持人:今天下午我们的汽车年会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现在还有很多贵宾正在陆续赶到现场,请允许我继续为大家介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吉利汽车总裁赵福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付于武,J.D.POWER中国区服务总经理梅松林,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孙健,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新辆汽车主编苏雨农,世界经理人执行总经理林小难,林广通华北区总经理王焕,汽车周刊出版人郭登礼,京华时报副总经理张立东等等。我们一并表示欢迎。
詹樟松:新起点,新原点,新征程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容幸在21世纪的汽车年会上跟大家探讨自主品牌的一些事情。大家知道长安汽车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所以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持续的进步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在这方面做一个分享和探讨,结合长安公司自己实践的经验。我的题目是“新起点,新原点,新征程”,一起讨论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锻造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简单看看我们汽车工业的现状,以及展望。中国汽车产业过去高速增长,基本上年均增幅超过24%,从2009年开始产销跃居全球第一,2010、2011年一直在大幅度增长。这是第一个事实,这也是大家所认识到的现在所说的中国的汽车大国。第二,可以看到刚才正如朱总说的一样,首先就是自主品牌在过去十年当中有非常显著的发展,销量保持较快增长,目前销量占比超过30%。同时,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这两年来涨幅有所下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容乐观。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正如已经到目的而言,我们觉得进入消费升级以及新增消费并举时期,消费升级带来产品结构和产品特征的变化,同时推动了新增消费的变化,比如乘用车会向高性能升级,原来只讲究外观的前提下,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动力性,当然对消费者而言,各方面必须是共同认识,比如节能减排要求,还有智能化方面。商用车方面也是一样,要求高的可靠性,高的节能,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十二五这个新的原点来说,中国远期汽车市场,各个机构、各种组织,包括汽车企业本身都会做一个预测判断。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虽然朱总刚才说是一个微增长的年代,至少能够保持稳步增长。根据汽车保有量和销量的对应关系,2015年、2020年,各种不同机构做出不同预测,总体是向上的。比如说中汽协预计2015年市场销量2500万辆,通用汽车预计2020年会超过3000万辆,大众将中国产能扩充一半。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世界上的国际汽车巨头纷纷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后五年甚至十年还会程序增长。
第二部分,自主品牌方面,虽然说近十年来取得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也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甚至说有些很大的挑战。首先,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自主汽车还不够强大,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产销大国,应该说是一个主人了,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没有哪一家汽车企业不重视、不加入、不参与,中国已经成为主人。但是,还没有完全是一个主角,特别是自主品牌还没有成为一个主角。比如OICA2010年排名,长安在自主方面做到了龙头,但是在全球排名还是比较后面的,中国市场近三年的汽车销量可以看到,占比还是非常小的。和世界一流的发展成熟100多年的比较先进的企业相比,自主品牌技术还急需要提成,整车及零部件研发方面必须加强。可以看到投入当中的占比,以后你必须有投入才能有产出,一些新技术的发展必须需要这些方面持续不断的投入。这张图片左边是整车企业的投入研发方面,右边是零部件企业的投入。对于我国自主研发来说,时间应该说是比较短,十年左右,技术和经验的积累还是不够,或者不完备的。同时,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大幅度提升,还是存在一些差距,这就是自主品牌存在的挑战和困难之一。
第二,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近年来,虽然说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总体质量呈现稳定、快速的提升状态,与国外的差距、强国的差距在缩小,但是还需要努力。根据J.D.POWER2011新车的质量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和一些成熟的国外品牌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
同时,和世界一流相比,自主汽车品牌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如说自主品牌A级车、B级车等等,它的溢价能力相对比较低。汽车工业常常说自主品牌会不会陷入低质低价这种恶性循环?这是一个急需突破的瓶颈,也是关键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自主品牌,特别是在品牌方面处于培育期和成长期,积累不够,第二就是溢价能力差距比较大,品牌形象比较弱,有必要快速持续的提升。
从技术方面来说,对于油耗和排放法规,全球方面也是一样,包括能源方面的需求,环境方面的要求,从长远、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实现汽车文明和人类社会环境能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所以,排放法规、油耗限制法规越来越严格,自主品牌对未来更严格的油耗法规应该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有些时候可以看到心有余,但是力量和技术方面显得不足。从国内来说,从三阶段油耗法规,到下一步的四阶段,或者更严格油耗法规,比如自主品牌技术路径方面,总体技术途径是什么?比如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里面的节能汽车是一种,还有技术和成本如何做到最佳的平衡和折中,车型的统筹规划,还有动力总成的基本方式。比如动力总成技术具体而言它可以分为五个简单的要领,内燃机、变速器、控制系统、电机、电车,如果说传统动力而言,我把电机和电池只是做一个起动机或者发动机,电池就是做一个蓄电池,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把内燃机缩小,电机扩大就是混合动力,内燃机缩小为零,电动机最大,就是纯动力。这种动力总成的形式解决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还值得探讨。
从大的方面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导致消费受限和市场转移。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已经是非常高了,交通拥挤相当普遍,特别是大家深刻体会的北京、上海,包括重庆也是一样。全国280个省会城市、地级市当中汽车保有量的数字都很高,中西部市场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面临的挑战,自主企业还需要再突破,在前十年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努力突破这些重围。应该说自主品牌新征程任重道远,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等等,核心技术的完备方面,包括非常关键的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还有相关关键零部件的自主供应等等,还有品牌竞争力,还有质量水平等等。
第三部分,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长安公司在自主品牌方面的一些探索,一些实践成果。对于我们来说,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是长安汽车一直以来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也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尊重并应用汽车产业的根本规律,希望我们三架马车能够并行驱动,实现科技长安的梦想,科技是驱动力,同时品牌是我们的灵魂,管理肯定基础,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第一,总体思路,坚定不移的走自主研发、自主管理、自主品牌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之路。第二,对于我们来说,虽然说做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但是长安公司始终是开放的,我们全球方面整合研发资源,加快研发资源的集成。第三,依靠自主创新坚持能生增长,希望在未来和中国所有自主品牌一道,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生根本转变。
长安汽车发布了愿景2020,希望到2020年长安汽车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包括各个方面我们都进行了定位,也制定了比较宏伟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技术方面,有各个不同层面,在具体技术方面,每一个细节,包括车身、安全、底盘、电器、动力总成都有一系列明确指标和愿景和计划。
整个延续历程方面,比如在2005年以前大家讲的是结构设计,把这个车几何设计出来,到2005-2010年我们讲性能品质,2010年之后希望完完全全,实实在在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希望从各个方面,技术实力,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管理更各个方面持续不断的打造经典产品,持续不断的为市场提供消费者认可的好评的经典产品。这是我们的研发目标,都做了一些目标方面的设定。
具体例子来说,因为要做自主研发,其中遇到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核心技术,对于长安来说有五国九地的研发资源,希望整个全球资源为长安所用,我们研发总部在重庆,在日本、意大利的都灵,在英国的诺丁汉等等都有我们的研发分机构。比如说在诺丁汉就有我们的动力总成的技术的研发分中心。并且整个五国九地的研发机构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比如说总部在哪些方面是必须关注的,CUK在哪些方面是必须突破的,是相辅相成的。同时投入方面是必须得到保障的,每年长安汽车在自主研发方面必须保障足够的投入。还有团队,这是根本,这是必须有一群有着良好的知识还有实力的研发团队,才能保证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的实现。同时,整个科研基础管理方面的体系,包括整个产品的研发流程方面,这都是我们整个在自主品牌方面需要向上提升的一部分。当然,构建政产学的合作体系,还有全球24小时协同的设计体系,针对目前存在的挑战,质量方面的管控体系。
展示一下我们一直努力取得的成果,目标我们已经设定了,还有成功发布了全新品牌的,是2010年10月,同时品牌有很大提升。在国内首次发布动力总成技术方面的伞品牌,针对市场要求、消费者需求,还有地区、国家、政府对环境能源方面的要求,引进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发布这个伞品牌。还有自主创新方面的工作,企业在自主创新的技术中心方面做的相当不错,包括连续两届,2009、2011年在汽车行业技术中心在国内排名第一。专利方面就不说了。在传统动力总成方面,为消费者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产品,下面就是我们从2006年到2012年,包括刚刚上市受到非常好评的产品。在新能源方面,为了解决有续、可持续的移动,和保持环境和谐方面,新能源汽车也是长安汽车的重点,混合动力也罢,纯动力也罢,代用燃料也罢,长安汽车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很好效果。
最后,对中国汽车产业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我个人认为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产业,促使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出现,你必须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有些对标可以看到,德国也罢、日本也罢、韩国也罢,在对汽车工业方面的支持,政策方面是有这样的做法,中国也应该做出一些更好的作用。
第二,给予民族品牌适当全方位的支持,当然这个方位是面面俱到的,引导民族品牌良性方面,提升民族品牌综合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加大政府规划、管理职能,创造和谐汽车社会,使全民共享汽车进步的成果。
第四,特别是在自主品牌方面,我觉得比较可以操作或者可以探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和行业协会能不能推动或者鼓励自主品牌之间,尤其是技术和产品的合作,探索兼并重组的新模式,可以进行技术和产品共享,提升技术能力和降低成本。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詹樟松先生的演讲。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从而打造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感谢长安汽车的观点。
梅松林:任何经济都有周期,挺过去,未来会更美好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刚才鞠躬不是给在座的领导鞠躬,是给各位自主品牌鞠躬。我的题目是使命召唤,共创未来,全球汽车市场从西部到东部,从成熟市场导新兴市场,时代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自主品牌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有这个使命感。我们自主品牌在创造的同时不能单打独斗,要合在一起,这是我今天想讲的最重要的内容,自主品牌不能自己跟自己竞争,尤其是出口市场一定要共同提升上来。
开始讲我的主题,这个图我们刚才讲过了,看一下千人拥有车率和GDP的关系,我们发现任何汽车市场有很多因素影响千人拥车率,更重要的是人均GDP,相关性高达0.9。右上角是美国市场,中国是在右下角,还在原点,这个差距就是潜力,汽车市场大有作为。尽管中长期愿景非常好,大有作为,大家汽车市场就像国家经济一样有周期性,目前我们处在2000年以来第三个周期低谷,2000-2004年是一个周期,2004-2008是一个周期,目前就是第三个周期的低谷,怎么看这个低谷?既不要悲观,也不要乐观,任何经济都有周期,挺过去,未来会更美好。
再看自主品牌成长的烦恼,这张图把中国自主品牌分成五类,这五类品牌市场贡献的变化。这个红线是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2010年是高峰,接近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降到29%,黄线的OCD品牌在迅速上升。这个数据关键,我们有一个研究叫做交叉购买,就是买你乘用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合资品牌,或者买合资品牌过程中有没有考虑自主品牌。发现2003-2010年泾渭分明,两大阵营互不相干,买了自主品牌的人只有10%的人考虑合资品牌,买了合资品牌的人考虑自主品牌的人更少只有9%,这个指标一直没有变化,这个说明你的自主品牌根本没有向合资品牌形成挑战。
我们把品牌分三类,自主品牌,非豪华车的合资品牌,豪华品牌。这三大类的价格变化,我们自主品牌价格已经降到6.4万人民币的平均价格,合资品牌是16万人民币左右,大家价格都在降,但是空间越来越大。在2000年和2001年的时候只有一款自主品牌红旗,当时价格比合资品牌还高,现在基本上是差三倍左右。尽管你价格在进一步下降,尽管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价格相差越来越大,但是中国消费者对合资品牌价格接受度越来越大,这张图就说消费者去竞销店看车最后没有买,为什么没有买?很重要原因就是价格太高了。在过去合资品牌因为价格太高不买的是27%,自主品牌是15%,2010年基本上是同一个比例。说明买合资品牌的消费者基本上能够接受价格,我们的价格优势在进一步丧失。
价格优势丧失了,接下来我们处在哪个阶段?这张图显示是汽车行业100多年进化历史,在20世纪上半叶竞争靠供方要素,到现在是需方要素。自主品牌切入市场的起点是价格,这一点不特殊,看韩系品牌、日系品牌进入全球市场的时候都是靠低价,但是到一定的时候必须从低价转像质量的竞争,自主品牌就处在这个关键点,发展产品质量。
到底产品质量在中国有多重要?自从2009年开始,产品质量好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第一要素,中国消费者在不断的成熟。看一下我们质量的差距,在2000年的时候,一台自主品牌车比合资品牌平均多四个问题,经过十一年发展,这个差距是缩小到一个问题。但是这一个问题有多大差距?至少五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把这个差距缩小到零,根据历史经验来看,至少五年,或者更长时间。
到底自主品牌未来之路是什么样的?第一,企业发展最核心,最根本是什么?需要资源。资源最根本的核心要素是三大资源,一个是金融资本,第二是人力资本,第三是社会资本。尤其是在社会资本这块我要强调一点,我们政府要带头支持自主品牌,营造一种自主品牌发展的环境,这比实际经济支持更重要。有了资源以后,你要把资源内化为价值链,要有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这是我们管理的范畴。很多自主品牌重战略,轻管理,在管理方面做精细管理,效率、执行力等等,这个跟战略同等重要。有了这个价值链以后,要在市场打造品牌特色,有竞争力的市场,让消费者感觉到你的卖点在哪里,这就是战略。战略成功的三大要素,在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一样,第一是成本,第二是质量,第三是创新。我们发现所有成功品牌基本做到一点,就是这三大成功要素至少有两个非常优秀。我们看苹果,为什么苹果纵横天下无对手,三大要素他做的非常好,质量他是第一,成本是把中国低成本用到极限,创新更不用说了。质量是什么?质量是一座山,山是不变的,追求质量是永远的目标。成本是风或者是水,做的好是风,做不好就是水。有了质量和成本基础以后再进行创新,创新是什么?创新出新的产品,来进攻竞争对手,这是火。要把三个关系统一起来,就是我们董事会要关注的是资源要素积累,寻找资源,管理层关注的是价值链,把管理做好,最后在市场表现出来的是你的成本、质量和创新的合力。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建议,对于我们自主品牌近中期的关键在哪些地方,长期不谈了,看不清楚。
第一,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是我们起家之本,必须稳固这个优势,质量和产品技术迅速缩小差距,如果把成本优势丢掉就没有任何优势了,大家都谈质量和技术,但是这不是一天可以做好的,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第二,全球收购。这个全球收购利弊要权衡,大家要明白一点,大多被出售的国际品牌都处在生命周期末端,你买过来以后,他有好的基因,也有不好的基因,这就是失败的原因,他肯定有不好的基因在里面。
第三,产品产能、网络的发展,要从量转像质。
第四,收缩战线,你资源有限,必须关注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做强作大入门中型车、种型车和SUV,这个我们有势力做好,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当前尚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产品的性能,因为这些市场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要求非常高,这需要很长时间积累。就像酿茅台酒一样,不能一天可以酿好。
第五,聚焦市场,一二三四线市场的地位,哪些市场是必须做到领先的,区域重点发展的选择。
最后是国际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是有益的补充,国内市场必须成功,自己的国内市场是你发展的根基。
主持人:
感谢梅松林先生精彩演讲。确实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产销大国之后,在汽车产业怎样扮演好中国角色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带来的精彩演讲。
文本导航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