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费择机实施。“择机”二字令人浮想联翩,表面上看起来,何时收取拥堵费尚是悬疑,但在不少地方迷信“收费式”治堵的现实语境中,收取拥堵费并不遥远,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收取拥堵费能否缓堵,暂且不表,如何收取,却不能不提。众所周知,北京市公务用车达到了70余万辆,占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的17.5%,而且基本集中在市区。既然要收取拥堵费,是“公私分明”还是一视同仁?
若是“公私分明”,即只收取私家车不收取公车,这就是制造不公,会引发民怨沸反盈天。民众就会发问,公车凭什么高人一等,凌驾于私车之上?不少公车本来就是特权符号,在缴纳税费上再人为分等级,就更加难以使人服膺,必然加重普通车主的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
如果也向公车收取拥堵费,问题又接踵而至,谁来买单?我国公车耗费惊人,是人所皆知的事。新华社的《半月谈》杂志曾披露,一辆公务车每年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再加上车辆的保养维修、汽油费用等,合计起来大概在20万元以上。养车的费用谁掏?自然是政府,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一旦收取拥堵费,势必同样由公共财政买单。在这种情形中,收取再多拥堵费,公仆们也不会心疼。
有个细节不能不提,与一般私车相比,公车多集中在市区,最关键的是,其使用率高。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景林调查发现:有的公车一年就更换40多个轮胎,换胎多说明存有腐败,也说明公车跑路多。据了解,北京市行驶的公车一方面使用率高,另一方面集中于市区,一旦收取拥堵费,公车所承担的拥堵费相应来说就会很多,如果由纳税人买单,这同样不公平。
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仿佛陷公车于进退失据之中。难道此题无解?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不妨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大力裁减公车。我国公车之多备受诟病,裁减公车方能取信于民。二是让使用公车的官员们买单。我国公车使用存有“三三制”现象——公务使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很显然,让官员自己掏钱买单才能减少公车乱用、滥用。
【今日关键词】拥堵费
《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方案》13日开始征集民意,至19日结束。关于拥堵费,方案中提出,“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除了是否应征收拥堵费,专家和大众也特别关心如何对公车征收拥堵费;伦敦、新加坡等国外经验能适合北京的情况吗?
话题·征收拥堵费 PK台 经济手段引导出行
☆赵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所长)
日前,负责编撰北京交通“十二五”规划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请来5位国务院参事,为本市交通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石定寰参事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为例,早高峰期间征收进城拥堵费后,交通情况明显好转。“此前这一提议也经过激烈讨论,但考虑到更多人的出行便利,最终得以实施”。他认为,收取交通拥堵费可以直接减少小汽车进入中心区的数量,效果显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所长赵杰认为,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经验,这是体现社会公平、资源合理使用的有效措施。目前本市城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汽车的行驶和停放占用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却不需要支付与土地价值对等的使用费。对小汽车征收交通拥堵费,本质上是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经济手段,可以引导车主避开出行高峰,缓解拥堵时段的道路状况。
万不得已才能采用
☆段里仁(市交管局原副局长)
长安大学教授、博 要采用“限”的措施,如导,北京市交管局原副 拥堵费等。即使交通拥局长段里仁表示,解决 堵到必须采用拥堵费的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在 程度,该措施也不应长“建”和“管”两大方面做 期推行,只能是暂时采文章,还是很有潜力可 用,目的在于为公共交挖的,不到万不得已不 通发展赢得时间。
话题·洋为中用 国外经验值得借鉴
☆王江燕(交通专家)
王江燕表示,征收拥堵费在国外早有实践和经验,值得北京借鉴。目前实行较好的有英国伦敦和新加坡,两者具体操作方式不同。伦敦划定特定区域,在白天固定时间征收拥堵费。新加坡则采用动态机制,根据实时的交通拥堵状况,划定不同的征收区域,并采用不同的费率。就北京征收拥堵费而言,无论采用伦敦模式或是新加坡模式,都应经过前期很多调研,结合北京特点,制定适合的征收范围和费率标准。
洋经可能水土不服
☆段里仁
段里仁也表示,新加坡自1975年起推行拥堵费,它有特定的政策背景和地理环境。因为新加坡作为城市国家,人口只有400万,管理相对较易,再加上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因此政策效果总体较好。伦敦自2003年开始征收拥堵费,但目前仍存在争议。各国各地区的社会情况不一样,拥堵费不一定完全适合北京。
央视评论员杨禹表示,北京城的模样跟伦敦城长得不一样,伦敦拥堵比较厉害的区域并不在城市的最中心区。北京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地区,最堵的是正中心。这个区域收不收拥堵费对全城的影响非常大。再有,北京中心区有大量的公车,他们对于拥堵费是不够敏感的,这也意味着这个措施可能会大打折扣。
■质疑
>>征收方式 设卡收费更堵?
有专家提出,拥堵费实施起来很难,即使要实施,也需要一段技术准备时间。这涉及到如何在路口收费,是否设卡等问题。如果不解决技术难题,设卡收取拥堵费,那么进二环、三环就会在收费点更加拥堵了。
交通专家王江燕介绍,国外启动拥堵费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公示并征求民意,研究费率,划定征收范围,并安装技术设备。这个准备程序时间较长,不会公示后就马上启动,要经历一定时间的调研和测算过程。就北京而言,征收拥堵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所有设备安装到位后可以实现。
至于具体费率也必须有个合适的额度,如果拥堵费太低就难以起到调节作用,而太高则超过市民的承受能力,也不宜采用。制定费率时,必须结合交通调控的目标,如要减少多少车流等,再结合经济手段的敏感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拥堵费使用 职能部门创收?
王江燕表示,征收的拥堵费应该重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或直接用于改善公共交通。英国伦敦征收的拥堵费,用于发展巴士、轨道等公共交通。段里仁表示,国家对于财政开支的管理逐步规范,通过审计方式可以进行监督,公众也可以进行社会监督。
不过知名律师秦兵则认为,征收拥堵费可能成为职能部门创收的手段。其征收过程难以做到公开透明,收取的资金流向不易被民众监督。在“收支两条线”的公共财政体系下,把收缴上来的拥堵费“专款专用”,直接用来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山之石 伦敦的轮回
2003年2月,伦敦开始征收拥堵费,标准是每辆车每天进入收费区一次性缴纳5英镑。2005年7月又调高到8英镑。伦敦中心区划有一个巨大椭圆形区域为拥堵区,周一至周五从上午7时到晚上6时,车辆越过地面标有红色“C”字标志即进入拥堵区,将被自动拍下车辆牌号,你必须尽快缴纳“拥堵费”。
据伦敦市政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实行交通拥堵费政策后的一段时间里,进入收费区的车辆减少了21%,相当于每天减少7万辆车。在征收拥堵费的第一年,伦敦行车速度达到了20年来的最快。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拥堵的情况又开始严重,甚至出现“越收越堵”的尴尬现实。
据媒体报道,到2007年底,伦敦已经收取了8亿英镑的费用。2007年,在伦敦平均每行进1公里要等待2.27分钟,而在2003年2月,也只要2.3分钟。行政费用花费掉了拥堵费收入的一大部分,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费用却被削减。
伦敦市政府近期宣布,可能会在年底对“交通拥堵费”收费标准和收费区域进行调整。据说在伦敦西部可能不再划为收费区的地方,将采用一种名为SC00T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优化交通指挥。该系统通过在路面下埋设传感器,收集车流量信息,并传回控制中心由计算机处理,然后发布红绿灯变化信号。根据传感器埋设的位置,这一智能系统能估计出车辆开到有红绿灯的路口需要多长时间,以及前方排队等交通信号的等待时间,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信号。
■“堵博” 拥堵费
◎铁路老康: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北京治车,“以堵治堵”。车号限行,将人堵在家里。收取拥堵费,将车堵在城外。提高停车费,将车堵在路上。
◎曾锡文:北京堵车已成顽症,现在的治堵措施无论单双号还是拥堵费全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谁都知道,只有减少车的数量才是唯一办法,但车市仍火爆。以中国国情,为什么这么容忍公车和私家车?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就是“剪羊毛”,车就是羊,羊越多今后羊毛越好剪。
◎ob_V:享受社会文明的代价很沉重,因为开一辆车,我们要缴纳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进口关税、燃油税、车船使用税、过路费、过桥费、强制保险费、年检费、停车费,还有即将“择机”征收的拥堵费。
◎川姥姥:收取拥堵费没道理。要收就收公车的。早晚高峰有多少公车在路上?每辆公车上坐几个人?谁统计过?经常在晚高峰时交通管制造成拥堵,这个责任谁负。私家车不是唐僧肉。分时上下班为什么没效果?原因是送孩子上学照样还是要早出来,校车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这些问题谁来认真研究?!!
◎张术飞:我认为交通拥堵费该跟企业征收,像北京这样的城市,绝大多数实力强规模大员工多的企业集中在五环以内,他们是直接造成拥堵的直接原因。试问哪一个住郊区的上班族情愿每天来五环内享受拥堵,他们无疑是被动制造拥堵的人。技术性地向企业征收拥堵费,加大企业成本,促使其向五环外周边转移,才能疏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