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行业动态> 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专题 >正文

孙力:轻型低速电动车进入家庭障碍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6日 10:21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11月6日,在深圳召开的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教授孙力表示,轻型低速电动车进入家庭障碍多。以下是新浪汽车第一时间为您带来的孙力教授在世界电动车大会上的演讲实录。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教授孙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教授孙力

  孙力:轻型电动车在中国没有很严格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是电动的2轮车、3轮车,或者比较轻型低速的电动汽车,电动车在中国发展的非常迅速。在2009年我们的电动2轮车的产量是2360万辆,其中出口40万辆。今年估计电动2轮车的产量将超过2500万辆,其中出口据统计估计会超过60万辆。台湾地区的电动2轮车发展非常快,出口量比较大。

  这是最近十几年电动2轮车产量的图,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的时候,这里的增速比较缓慢,也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中国大概2600家有许可的生产电动2轮车的企业,真正实现量产的只有800家,其中50%以上的产量集中在几家大企业中。在地域上分布,江苏、浙江和天津是中国电动2轮车的主要产地,其中江苏是最大的,浙江在电动2轮车的专用空间占优势,天津在自行车传统领域占优势。在企业产能上有两极分化的趋势,大企业越来越大,像新日、雅迪,他们现在在建的产能联产超过300万。回顾一下中国电动2轮车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追求快捷舒适的交通需要,因为人的经济情况改善了,我们希望交通更舒适一些,所以人类对个性化的追求是基本需求。我们过去是用自行车,经济发展了,我们就用摩托车,最有可能开汽车,更进一步现在有私人飞机。

  中国电动2轮车发展好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现在交通越来越长,传统自行车是不够的,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得我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自行车就不行了。中国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的燃油摩托车在大城市普遍受限制,但是在广东这里还好一些。电动2轮车的技术我们在60年代就开始做,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技术基本成熟。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有条件改善自己的交通工具了。现在在道路上我们看到传统的自行车很少了。

  纵观这些原因,我们看电动车是中型城市开始的,因为受限制的原因就从中型城市开始,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跟上了。2009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动2轮车大概是25辆,基本上稳定了,增加非常缓慢。我们从发达经济地区从东部向西部,从江苏浙江地区向陕西、新疆、甘肃这样发展。从城市到农村,过去电动自行车的主要销路是在城市,现在看在城乡地区,特别是过去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人民收入的提高,也的确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农村迅猛发展,这个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还有一个发展,过去自行车用于交通工具,代步。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电动自行车是在做生产工具,比如说送水、快递等等,这是一个特点。在技术上,第一代的电动自行车是这个样子的,满足普通、快的需要。现在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图),我们现在也称为电动摩托车,不仅快,提供了舒适。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车。

  中国电动2轮车发展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中国的电动2轮车和我们在欧美市场看的用途不一样的,中国电动2轮车基本用途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与休闲娱乐健身没有关系,要求技术上简单,要低价、可靠。所以我们的发展趋势大概会有这样的过程,过去走的大概是价格竞争,为了市场占有率。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现在有相对的品质竞争,因为现在市场饱和了之后会走品质化竞争的道路。

  我们过去推出的电动2轮车常常是外形上的改变,这里加一个把,那里加一个椅子,现在主要是技术上的改变。过去市场上我们划分电动自行车的时候常常以价格划等次,这个一千多,那个两千多,现在主要是做需求,有的爬山,在山区使用,有的在牧区使用,大家要求不一样,所以设计不一样。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我们的出口量是零部件出口量非常大,过去外商要什么东西我们出什么东西,价格非常低,主要看外商要求。现在从企业来讲逐步发展的是主动设计满足需求,这是我们发展重要的趋势。我们对中国电动2轮车的未来是怎么看的?

  一是中国电动2轮车的使用对全世界的节能减排做出很大贡献,应该得到这方面的支持,中国政府也非常支持;二是中国现在的油料情况不支撑以家用轿车作为个人主要交通工具的汽车时代,不能跟发达国家比;三是在中国目前燃油摩托车产量非常大,这是国家限制的,在很多地区是不可以用的。电动摩托车的限制也给我们电动2轮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四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现在对电动自行车要求也很大。五是发达国家市场也非常大。

  从国家看,国家非常支持电动自行车,下来有国家下乡政策,农村人口购买电动自行车是有补贴的。在台湾也是这样的,合格厂家生产的也是有补贴的。电动自行车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很大压力,给传统的交通带来了一定的混乱。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在大中型城市中2轮电动车的总量是饱和的,这个事情不应该过分关注它。中国现在还有1.9亿的燃油摩托车,这部分车会取代一部分电动车。因此我们估计在未来三年,中国电动2轮车的产量平均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特别是整车出口量年平均增长将超过30%。我们预计在2015年中国2轮电动车的产量在3500万辆以上,出口整车可能超过200万辆。

  3轮电动车在中国发展非常非常快。在2009年的销售量超过200万辆,3轮车在中国大概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个人代步;二是家庭交通,我们常常看到年轻人带着老人坐在后座;三是客运;四是货运,这在中国是最大的市场,短途货运。还有残疾人用的车,还有特殊用途的,比如说环卫的市政用车。3轮车操控非常方便,速度又慢,所以在驾驶上比较容易,市政用车很方便。我们还看到其他形形色色的3轮电动车。

  与2轮电动车有本质不同,3轮电动车不是作为个人交通的,主要用于生产的,是一个生产工具,是去挣钱的。作为生产工具,目前使用范围不是在大城市,主要在大城市的边远郊区,还有小城镇、农村地区。使用的人群主要是个人。第二个主要用途是特殊人群的交通工具,主要用来代步,是残疾人、老人等等;第三是市政环卫用。最大的用户是个人,但不是用于个人的交通,而是用于生产。

  估计2010年中国产销电动3轮车将达到340万辆。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江苏和河南,其中在江苏的北部有一个地区,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浙江和山东等地区发展的也很快。

  中国3轮电动车的未来是什么呢?我们的看法是它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作为生产工具,老百姓改善生活条件所需要的工具,所以市场非常大。但是作为一个机动车,它的生产是怎么做的?是生产许可管理还是怎么管理?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安全规范,按照什么生产标准来生产,现在这一点国家管理上还是空白。过去3轮车是人力的,是非机动车。但是作为机动3轮车走非机动车的道路是不现实的。城市怎么管理?给城市管理带来比较大的课题。相信很快会有解决方法的,市场有300多万辆,这是中国3轮电动车的情况。

  中国轻型电动汽车。轻型电动汽车和我们传统的2轮、3轮车不一样,在中国看用户不是个人用户,主要是企业。中国市场上看到的第一是用于旅游,用户是企业。在北京、武汉和很多大城市非主要干道上这样的车是客运;二是休闲,这种车主要在客运的地区跑。作为娱乐的车在中国是很多的,企业也有一部分,个人也有买车。不过大部分车是用于出口的,用于欧美国家。在中国另外一个很大的轻型电动车的用户主要是工程车,在货物搬运、工厂里面,这种工程车非常多。

  轻型电动车的另外一个功能是代步,这种是用于非机动车道上的,按照电动自行车的待遇来的。这个在我们楼下是可以看得到的。这个用户非常大,主要用在非主要干道上。

  在中国还有其他的用途,就是客运,做运输行业,是运客人的车。个人和企业都有购买,主要用在非主要干道上,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得到。还有一个是货运,货运容易管。

  总结来看,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主要是场地车和特种工具车,主要是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很少。在中国的展览会上和很多地区的路上能看到这样的车(图)。这个车两个途经,一个是出口,我们的出口量是比较大的,为欧美地区贴牌加工的。二是我们中国自己销路,出产还是很客观的。主要原因是售价比较低,一些地区政府免上牌就可以上路行驶,所以在中国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发展非常迅速。

  用户的主要特点是日常交通不是很远的,主要是个人用户。买进这些车的价格不是很贵,车的价格很敏感,这个车的价格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人民币左右。还有就是自己有充电条件,家里有小院子或者有停车的地方可以充电。还有一种是国内购买这种车的人是因为环保因素。

  轻型电动车进入中国家庭还有一些障碍,我们公路上没有这种类型的车,怎么才能走入中国家庭呢?大概有四方面的困难:一是这样的车应该有什么技术条件、技术要求才可以上路,在道路上才可以满足上路的要求。这方面目前还是空白;二是生产管理上应该怎么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在生产,生产整车的有80家企业,生产管理现在没有管。应该走许可还是走准路?这个还没有结论;三是这个车速度比较低,在混合道路上影响其他车的运行,这个怎么管理;四是中国城市充电技术设施很低缺,所以进入中国家庭还有一段距离。

  现在总的来看,中国2轮电动车、3轮电动车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中国特殊阶段造成的,特殊阶段造成的巨大市场需求在其他国家是不会有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看这样的需求还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看,轻型低速电动车的性能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需求,因此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这系很多企业非常关心的原因。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中国政府是非常支持的,老百姓也是非常支持。因此中国一定会走一条独特的电动车发展道路。谢谢大家!

(编辑:路宁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22票
好文章 3票
枪稿 0票
雷人 0票
无语 1票
标题党 3票

相关新闻: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