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新能源>正文

江淮汽车牵手正道 加速推进新能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 16:47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8月8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合肥签署《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合作双方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关于江淮正道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框架协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海嵩、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及合肥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江淮汽车和天津正道双方将致力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总成领域展开积极而广泛的交流合作,并将按照50%:50%的股权比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注册地为安徽省合肥市。该合资公司将按国家汽车及新能源产业政策和规划,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投入、分期实施的原则,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 亿元,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

  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是正道汽车的下属公司,正道汽车旨在成为全球第一家大规模开发、制造和销售环保节能汽车的公司。公司开发的多燃料混合电动汽车融合压缩天然气、汽油和电池电力为一体(美国专利申请号:61/229737),具有大规模替代汽油、提高燃料经济性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显著优势。

  江淮汽车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厂商,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全系列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综合型汽车企业之一。2002年起试水新能源汽车,“十一·五”期间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首先精准选择了技术路线,同时明确了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科研和产业化发展策略,产学研优势互补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为新能源汽车事业提供了资源和组织保证。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此番携手正道,江淮汽车将提速“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的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出。

  携手华人企业 做强民族工业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曾评价江淮汽车是“我国民族汽车发展的领导者,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拥护者,是坚持自主创新的实践者”,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地方国企,自1990年以来,依靠自我滚动积累,发展到现在年产销汽车近50万辆、年销售收入300多亿元的规模,非常不容易。

  江汽人深深认识到,要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必须要建立强大的、独立的民族工业。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到2020中国完全可能成为世界企业产业强国。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首先是企业的努力,其二是国家的支持,然后是民众的理解和关注。对江汽这样的省属较大型企业来说,整体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江汽人理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振兴民族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历史使命。

  九十年代初以生产底盘、轻卡起家,后来转换为产品线布局较完整的商用车集团,接着涉足多功能商务车、SUV,再到进军轿车市场,江淮汽车一直坚持自主创新,锐意创新而又稳健务实。在汹涌的产业整合大潮中,江淮汽车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坚持学习创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汽车企业的成长之路。

  企业的发展不在于现在有多大多强,而在于企业持续变革的能力,持续调整内外部资源、变革内部文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在后危机时代汽车产业洗牌,能源、环境危机加剧的趋势下,中国如何保持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利器。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是江淮汽车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正道汽车作为华人企业,拥有深厚的资本运行能力和先进技术。此次江淮汽车与其联手,是要通过资本、技术等方面对等合作和专业运作,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持续提升市场份额,获得市场话语权,最终把江淮正道和JAC的品牌做大做强,形成国际独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率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跨越。

  策应国家产业政策 成就新能源汽车强国

  日前,由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已完成。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规划建议,未来十年,中央财政拿出超过1000亿元的巨额资金,用以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庞大的规划,振奋人心的数字和指标,可见国家主管部门对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巨大期望。

  长期以来,江淮汽车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呼应国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提高自身的运营质量,从仅赚取制造利润转变为更追求技术和品牌的溢价,将JAC培育成中国的世界级品牌。目前,公司在调整产品、产权、资本结构上,集中优势资源到优势和核心业务上,重点投资发展核心零部件(小排量发动机)、整车性能提升、新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

  从2002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江淮汽车潜心探索最适合自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技术路线,经过冷静思考和积极实践,最终选择了增程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路线。事实显示,这与2010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中所透露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不谋而合,从而也进一步坚定了江淮汽车发展新能源的方向和信心。

  根据江淮汽车“十二·五”战略之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显示,江淮汽车将以电驱动为主要战略方向,乘用车领域完成小型纯电动车以及全系增程型插电式车型系列化布局;商用车领域完成纯电动轻客、轻卡及专用车等产品系列化布局。而江淮正道汽车公司的合肥基地将在8年时间里达到年产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百万台套混合动力总成和与之配套的动力锂电池和电控系统,实现年产值6,000亿以上,创造数万个人均年收入10万元的绿色就业机会。双方希望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所作为,通过合资方式,切实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技术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中国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强国之梦。

  优势互补共建共赢  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

  企业持久的竞争力是什么?首先是学习力,包括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没有学习力,就做不到整合全球资源,然后是创新和快速行动能力,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作为安徽省龙头企业的江淮汽车,一直以来,公司立足自主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的指导思想整合全球资源,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体系。

  以底盘起家的江淮汽车,目前已拥有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全系列产品,主导产品在各细分市场均占领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坚持“系统思考、团队学习、协调平衡、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营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动态平衡、持续提升的系统创新模式,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际,不仅经受住考验,积极化危为机,从单纯制造商用车转变为商乘并举,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彰显了企业经营智慧。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方面,江淮汽车拥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体系,公司与巨一自动化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重点开展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研发,通过掌握其核心技术使关键零部件的品质一致性和成本能满足产业化的要求

  经过多年对电动汽车技术的积累与深入研究,江淮汽车已经初步掌握了电动汽车开发的整车的集成和优化匹配技术、整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整车运行工况仿真技术;建立了电动汽车的整车开发流程,并初步建立了整车测试企业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

  而正道汽车公司作为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高能效低排放为一身的高科技汽车的全球领先企业,不仅具有超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整合世界优质研发资源的能力,而且拥有成熟的商品化专利及专有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新军。

  它曾买断了世界知名的内燃机研发领域的领头者——德国FEV公司混合动力总成2016年之前的技术专利,其研发的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将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并将直接增强江淮汽车在环保节能汽车的开发、制造、销售等方面的实力和领导地位。

  根据合资计划,合资项目落址合肥。合肥南北居中,承东启西,临江通海,气候适宜,以合肥为中心、以合肥到上海为半径近500公里的区域内覆盖了中国的主力消费市场;同时安徽省内煤、电、钢铁等能源、原材料资源充沛,诸多一流科研院校带来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构成了加工制造业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6月初,由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合肥被圈定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而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首批节能汽车目录,江淮汽车亦有同悦、悦悦8款车型入围。

  适值国家大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际,合资公司更是可以利用示范区较好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在双方资本运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销售网络、品牌建设、经营管理等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共建共赢。

  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到资本市场、海外市场、中国消费市场,若干要素历史性地重合在一起,江淮汽车与正道汽车合资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

(编辑:)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网友文章推荐更多>>

奥迪A6曝混合动力 奥迪A6曝混合动力

高六提车改装轮毂 高六提车改装轮毂

混血乳神浴室艳照 混血乳神浴室艳照

澳洲行大堡礁游记 澳洲行大堡礁游记

购房置业更多>>
导购新房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