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伯乐
2009年我们中国汽车的产销已经占到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前列,有的说是第一。进入世界汽车工业产销大国行列后,我们下一步怎么走?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向世界汽车工业产业强国迈进。
我觉得我们大家对中国汽车产业多了一些激情,我们还应该多一点思考。我们有多一点交流,就会取得多一些共识。因此我在这跟大家交流的是,十问中国汽车产业。
第一问:2009年中国汽车跨越一千万辆如何看待?
假如仅仅从数字上来看,我们觉得确实是来之不易,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中国的一千万辆同国外的发达国家一千万辆在车型品种方面有所不同。我们的乘用车特别是轿车的比重还不大,我们的出口市场份额还比较小,而且还是中低端的。我们生产一千万辆车有百十来家企业,同国外五六家、十来家是不一样的。最不同的或者说有差距和不足的,应当是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握方面,我们会有比较大差距和不足。
第二问: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位居世界第一如何看待?
应当说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只要有需求有市场我们就能生产,中低档的品种占了很大部分,主要是以内销为主,而且我们政策的因素和政府的引导有很大作用。但是按照国际化的战略和布局来说,我们只是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不是世界领先的市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三问:中国汽车产销的持续高速增长如何看待?
四十多年我们也就从零达到100万辆,十七年时间我们从100万辆跨越到1000万辆,我们这几十年当中,特别后七八年当中我们都是两位数高速增长。现在我们只看涨不看落,涨了高兴落了担忧,我想这个要冷静的观察。有涨有落才是正常的。同时还有一个基数问题,各个厂家有基数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科学发展,务实创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做好我们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
第四问:就是如何看待中国汽车产业的腾飞新起点?
1000万辆作为历史我们翻过去了,我们应该有个腾飞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在哪里,我们不应该统一,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集团,每个企业和他的车型品种各不相同,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看准了市场,满足和符合了市场的需求,我想我们就会有新的机遇和选择。因此说我觉得如果来把握我们的硬内功、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很重要的作为起点的方面。
第五问:如何看待零部件强则汽车强?
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从修理零部件、配件这方面起步,汽车整车起步也是卡车起步的,比较低。但是在零部件方面我们深深懂得是重中之重,也想力求向国外学习,解决好整零的战略伙伴关系。据有关方面判断,一辆汽车零部件占到整个车子科技含量大概是70%。你把零部件做好,汽车就能做好。零部件做丰富了,我们汽车也能发展。现在我们零部件应该说很丰富,资源很丰富,厂家很多,因此我们近几年来加大引进技术,加大合资合作,觉得造车越来越容易了。
但是我这里有两组数据,一组数据就是关键核心零部件、安全气囊的全年产值,外商投资企业占了19%,中外合资企业占了8.5%,IBS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外商合资企业占了80%。应该说我们轿车的配套和零部件出口当中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也占比较大的比重。就拿零部件出口来说外商独资企业43.35%,中外合资企业24.42%,这两个加起来58.77%也超过50%。而民营企业占到24.37%,国有企业13.73%,集体企业3.5%。这两组数据充分说明,我们零部件资源虽然丰富了,为制造生产汽车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零部件产业正在被边缘化、空洞化。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做新的探索和努力。
第六问:如何看待建设汽车产业强国?
这是前年我们达到一千万辆以后,我们才开始思考的问题,有人说2020年中国汽车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时候,我们可以跨入世界汽车工业强国行列。跨越的路径问题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课题。产品开发、装备能力、科技水平、复合人才,这几方面如果能整合和协调好,我们的强国希望和实践是可以实现的。假如大家还分散去做,重复去做,那我们就会产生一些新问题。
第七问:如何看待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汽车工业来说已经是有几年时间了,这几年也有比较突出的事例,像上南合作,还有航空跟兵器的合作等等。但是产业还是太分散。刚才我提到百十来家是什么概念呢?按照2009年统计,我们是79家企业,比过去120多家似乎是少了很多,这是我们统计方法上的变化,凡是纳入到一汽、二汽、上海、北京、长安这五大集团里面的31家企业不另外出现。所以79加31还是110家。这些厂家当中年产销为零的有16家,年产万辆以下的19家,年销3000辆以下的18家。其中包括2008年和2009年连续产销为零的19家。因此我在想我们产业政策也好,我们主管的工业部门也好,在企业准入、产品准入发布公告的时候,在实施产业政策的时候,理应有进入退出机制,淘汰落后的产能和分散重复的产能。
第八问:如何看待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很幸运我们汽车产业没有被列入产能过剩的行业,有一定产能富裕也是产业发展需要。但是我们不能不警惕,我们还有过剩产能,每个企业的短线产能都在扩大。因此我们如何把经济发展方式同组织产业联盟,或者产业集群上多下点功夫,我想可能我们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式就能够符合中央提出来的要求:调结构、转方式。
第九问:如何看待新机遇、新市场?
应该说这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比较热门的话题是新能源汽车,有人说我们同国外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的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渐入佳境,我想这种估计可能太高了。应该说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难题并没有解决。而大家都在遍地开花,都在搞产学研,这样搞下去会导致新一轮的重复、分散投资。我们当前传统的汽车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这些没有解决我们就把全部精力,或者更多精力放到了新能源汽车上。应该是同时抓,既要抓新能源汽车,更要抓当前的传统汽车的革新和改造。
还有二手车市场,我想随着我们市场容量的发展,我们的二手车市场也会像国外那样逐步的发展起来,更完善起来。在国外来说,在一段时间内二手车的销售高于新车的销售,但是中国的饱和可能时间要长一点。
我现在关心我们的新机遇,新市场在什么地方?第一个我觉得是我们如何来更好的开发、生产符合三农需求的各类汽车。当前我们每年还有200万辆的农用汽车并归的低速四轮车、三轮车和其他的运输工具。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汽车下乡,同家电下乡不一样,很多社会环境、使用环境也不一样,不是说汽车卖到乡下去就是三农汽车,我们一定要下功夫在这方面解决好三农汽车的问题。我们有9亿人口摆在那儿,即使有2亿农民进城到城乡结合部,还有7亿人呢。这是第一点。
第二是出口市场,我们现在的出口市场还很脆弱,出口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来做,同外国的合作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产品,使得自己的产品出去之后能够稳定下来,而不是出去一个地方,丢一个地方。
再一个是零部件的再制造,零部件的再制造在国外已经是发展得非常好了,而且大家也都认可了零部件再制造,中国从观念上还没接受。因为这里边跟节能环保有关系,将来你的汽车销到海外市场,他就看你能回收多少,能利用多少。节能环保怎么样,有这样要求的,我们假如现在不抓紧做的话我们又落后了。好在我们现在已经启动了,但是影响力还不是很大,应该说零部件再制造的经济效应还是好的。
第十问:产业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如何保障?
因为产业发展了,国际贸易多了,必然会引起贸易纠纷、贸易保护、非关税壁垒,因此在这些方面一定要做好预警。在政府的监督下面,我们自己要保护好自己,使得我们的汽车产业从大国迈向强国是安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摘自4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主题演讲,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