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兼并重组是多年来一直在提的,今年又有一个新的变化,第一是点了名了,点了十四家,政府点名就引出一个问题,兼并重组该由谁来主导?第二,您观察汽车业这么多年来,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有没有让企业、政府或者是业内人士分享的经验。
滕伯乐:从企业自身来讲最主要是企业结构的调整,这也是作为振兴规划很重要的内容。这几年政府和企业一直都做了不少的工作,最近我也梳理了一下,老同志执行委员会在去年重庆委员会上专题讨论了结构调整,排名前的五大集团结构调整的做法体会和建议我已经整理文章了,有的地方已经发表了。
我补充了一下,结构调整是慢,大家不满意,但是应该看到结构调整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可以追溯到汽车产业创建以来60年代初期就搞了一个试办“托拉斯”,12个公司试点搞托拉斯,汽车是其中之一,那是薄一波同志抓的,后来文化大革命夭折了。不管怎么样它也是一种探索性的改革和整合。后来到了70年代、80年代国家发表政策要企业联营,搞了几个大的联营,后来80年代后期、90年代就搞企业集团。就是这么做过来,现在叫强强联合,打了很好的基础,也尝试了过去走过的路。这里没有做好的方面、问题在哪里、要从哪些方面改进,从托拉斯到联营公司到集团,再到现在的兼并联合资产重组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现在的目标要求更高,要做的事情更深入,难度会更大,但是不管怎么样,到现在为止成立集团以后,企业间,包括集团间互相兼并、收购、控股的不下三十多家,我列了一个单子,比较成功的是两大家,02年天一重组,07年上南合作,在行业里最具有影响、最具有典型示范的是这两家。
现在大家也很感兴趣谁跟谁在谈,我觉得谁跟谁在谈都不是现在谈论的时候,因为毕竟人家在做更深入的工作,还是让大家更多地磨合,争取能够有一个好的成果出来。我不太主张现在评论谁跟谁联合、谁跟谁对不对,没有意义,关键是要推进这个事情。
企业要做的事情是结构调整,我还想提醒一下零部件的结构调整比整车更迫切。为什么说迫切呢?零部件的厂家更多,号称是几万家,规模以上的大概七八千家。这七八千家里主要有气势的、有成长的大概也就是几十家。而且多资和中外合资,在品种上、关键核心技术上占有优势,我们不占优势。汽车还有50%控股的问题,零部件是放开的。当然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一个造车的国家、企业如果没有零部件的支撑怎么造车呢?
首先我对目标性的四大四小,十四进十,这是一个目标,不是计划,也不是强制性的措施。是一个形象化的描述。要说兼并重组的事情,是说现在厂子多了,重复也有,产能过剩也有,怎么样发挥出来,把生产大国走向产业强国,不通过兼并重组、资产运作恐怕就很难了,所以不要看成是硬指标,是拉郎配。我想政府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将来的结果也可能不是四大四,或者是十四进十,不要紧,只要达到兼并重组的目的就行了,这是引导性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