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规划提出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要达到40%以上;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要达到30%以上;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要达到国产汽车总销量的近10%。您认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在三年后是否能达到?自主品牌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您有何建议?
滕伯乐:现在我们讲到汽车产业,讲到汽车有一个直观上的偏差,一谈汽车就讲轿车,一谈轿车就讲国外合资品牌,假如说按照汽车产业来讲八百万辆、一千万辆来讲,卡车的自主品牌占到90%了。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我们的客车大概是30%多。基本型乘用车26%左右,客车可能是31%,尽管乘用车跟商用车的量在变化,自主品牌的基本面是这样的。你刚才说的目标可能有点儿难度,我想我们定目标时就是要定有点儿难度,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我想我们有积累、有基础,这个目标还是比较适中的,我对这个事情是看好的。当然这也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的,毕竟还有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到2012年。有的省区定了五年后再定一个五年的中期跨一个五年的目标,08年到12年的,这样套起来可能会灵活一点。
我想这个指标同样体现了国力和国情的象征,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体现了我们的民族自强和实力。不然的话,现在不叫民族品牌,叫自主品牌,我们太没自信了。而且现在要做大做强,要走向海外没有品牌能行吗?
这几年,国家也倡导,大家都在朝这方面努力。过去讲合资不容易做,合资是难一点,因为有它的利益所在。但是合资企业也在搞合资企业自己的自主品牌。我跟你结婚了,是共同财产了,都有自己的东西,不是说你的拿过来简单操作一下,赚了钱大家分。但是要从中得到核心技术,增量自己的核心势力,这就不容易了,这就要靠自己创新。有集成的、有原始的、有再创新的,原始的可能难一点,再创新的也可以做一点,集成的也是可以的。
其他国家发展的好也无非是这几个方面,你们说抄来抄去有冒知识产权的风险,但是哪个国家不是抄来抄去的。很多数据拿不到就买来,日本就是这样的,全部拆了,全部分析化验了,再重新研究。有些地方改一改,某些就超过别人了。现在我们的改装太少了,容易使人家产生误解,容易引起国际纠纷。所以抄人家的,改也要有技术能力的。
新浪汽车:您认为自主品牌生产的产品比过去有哪些变化,在发展精品小排量车,再往上走在发展高端品牌方面有没有这样的实力?
滕伯乐:我注意到你提到“精品”的问题,这个概念好像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法,什么叫精品,或者就叫档次,或者就叫水平。现在来看汽车产品是集科技于一身的,而且它的变化、它的技术革命是日新月异、相当快的。所以要更好地学习借鉴、跟踪国外新技术的发展,我们一直在做。有的跟踪了以后,结合自己的国情、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也能够搞起来,甚至于个别的方面可能我们还可以超过他们。所以说我们现在谈创新发展也好,跨越式发展也好都是有这样一个气度,有这样一个目标。
说精品我还不敢说怎么叫精品,因为概念太笼统了。或者简单地叫高档,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说我们放弃了,一点都不做,但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眼前手上的东西做好。
怎么做好呢?一个是产品水平,包括开发能不能符合当前国际汽车产业的潮流。另外在工艺制造上能部分做到准确无误。有时设计是好的,做出来一致性就不够了。或者说刚开始是好的,后来就松了,这是经常有的事情。另外是不是把品牌树立起来,配件和服务到位了。能够让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达到一定的程度,不是像穿衣服像时装一样,今年穿了明年可能就换了,汽车不会的,起码三年五年是要的。按照保值寿命来说十年八年也是可以的,所以应该做好现在的产品,跟踪国外的技术加快发展。不管哪个档次的都存在这个问题,共同把中国汽车产品的形象提升。
中国人自己也觉得自己的产品跟国外差不多了,到国外去人家说中国不光是低价那就好了。但是现在有的可能是误解了,有的确实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
这个事情要怎么做也是一个问题,你讲的精品也好,高档也好,先有这样一个摊子,我们三大集团占了40%多,不到50%,14个集团90%,这样一个范围我们是单打独斗发展,还是产学研结合,和集团联合发展,特别是那些费钱、费技术、费人力、费资金的方面。当然不是说自己不能做,能做,在兼并重组集团里,产学研一结合以后,大家就可以分工,把各自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还是要做很多实实在在地改革性质的提升工作。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