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延续经典 更时尚更运动 解读新一代BMW M3(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 14:11  新浪汽车

  具有空前推动力的高速发动机概念。

  在比输出功率方面,新型V8明显超越了跑车与动感性能的公认基准,即100马力/升。但是即便如此,功率并不代表一切,因为真正的动态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加速度,而加速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汽车的重量和发动机的牵引力影响。

  其中,传输到驱动轴的牵引力和动力取决于发动机扭矩和总传动比。M高速发动机概念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最佳档位和主减速器传动比,从而为车辆在道路上获得令人惊异的功率和性能奠定了基础。

  利用这些特征,BMW M的发动机开发专家确保了发动机对驾驶者指令的迅速反应,进而满足了人们对于真正M汽车的所有期望。因此,在其功率潜能、提供高扭矩和高性能的方式、尺寸和重量方面,新型V8绝对是典型的BMW M发动机。

  在新一代BMW M3的开发中,BMW M的工程师们又一次将高速发动机理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最大发动机转速为8,400转每分,最大扭矩 – 影响汽车推力和性能的第二大关键因素 – 在3,900转每分时可达400牛顿米。

  此外,另一个亮点是:在非常宽广的转速范围内(6,500转每分)均可提供很高扭矩,相当于约85%的最大扭矩,在2,000转每分以上不低于340牛顿米。

  新一代BMW M3的性能和特征令人印象深刻,不仅提供了极具动态的驾驶控制风格,而且还拥有在蜿蜒的乡村道路或城市交通中快速行驶所需的所有特征。

  高性能、低重量。

  重量仅为202千克,新型V8堪称真正的轻质机型。事实上,它比前代车型中的六缸机大约轻15千克,这意味着发动机上使用的轻质技术轻松地抵消了多出的两个气缸的重量。另外一点是,通过其设计原则可以看出,高速发动机概念肯定会保持较轻的传动系统重量,而且能够获得很短的档位传动比。

  不断增加的发动机转速使得部件的工作状态越来接近物理极限。在发动机转速为8,300转每分时 – 发动机在该速度具有最大输出功率:309千瓦/420马力 – 八个活塞的运动距离不少于20米,很明显,作用于材料和部件上的载荷非常巨大。所以仅就这个原因而言,工程师们开发新一代八缸发动机时从一开始就对最小的推动质量给于了最大的重视。

  直接来自宝马一级方程式发动机制造厂的发动机缸体。

  新型八缸的发动机缸体来自慕尼黑北部兰茨胡特的宝马轻质合金铸造厂,该铸造厂还为BMW Sauber F1车队在一级方程式中使用的赛车制造发动机缸体。

  新型V8由四只一排的两列气缸组成,两列之间形成90°的V型夹角,偏移量为17毫米,这使得发动机结构非常紧凑。活塞冲程为75.2毫米,缸径为92毫米,总排量共计3,999毫升。

  曲轴箱由特殊的铝硅合金制成,气缸套通过曝光硬硅晶体形成,而非使用传统的衬套。因此,铁涂层活塞直接在光滑的缸膛运动,无需其它表面涂层。

  由于很高的发动机转速和燃烧压力明显会在曲轴箱上产生巨大的载荷,整个曲轴箱单元特别紧凑,而且为了获得非常精确的曲轴轴承,底座结构极为抗扭。而相对较短的锻造曲轴在抗弯及抗扭方面同样非常出色,而且重量仅有约20千克。

  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新型V8特有的横流式冷却概念显著降低了冷却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在气缸盖内部平稳地分散温度,从而降低了所有关键点处的最高温度。为了确保每个气缸周围冷却液的最佳流通,冷却液从排气侧进入曲轴箱,横向流经气缸盖和进气侧的收集导轨上方,最后分别流回节温器和水箱。

  通过在发动机机油压力下操作的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进行气门管理。

  通过保持极为快速、短暂的气门正时调整,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优化了发动机的响应性、降低了充气循环损失,同时改进了发动机功率、扭矩、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管理。

  专门为新型八缸开发的低压M 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仅需正常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即可保持极为快速、短暂的气门正时调整。而电子发动机“大脑”则根据负载和发动机转速,准确地设置最佳扩散角以正确匹配点火提前角和喷射量。

(编辑:孙磊)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BMW M3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更多相关新闻

宝马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