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http://image2.sina.com.cn/qc/2007/comment/nengyuan/U644P33T416D30F8546DT20070422193640.jpg) |
新能源梦想:触手可及: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那些公司几乎已将种种幻想变为现实。在这场有关未来的博弈中,中国已经不仅仅是看客或是别人的实验田。在即
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将触手可及,经历了多年洗礼之后,中国终于有一届车展将新能源作为主题。从现在开始,试着告别汽油吧,这可不是科学研究上的小把戏,而是事关战略问题。[全文] |
|
|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等的分析 |
新能源不是汽车业的独角戏:千万别以为只要汽车行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有关新能源的探索就已经万事大吉,,没有哪种新能源像自来水一样打开水龙头就会流出来,以上所有能源都需要制取。如果我们取得这些新能源仍然需要传统能源或者由此浪费了更多的传统能源,那与初衷显然背道而驰。[全文]
|
-
甲乙之争: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王贺武表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使用替代能源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发展甲醇,吉林是农业大省,生产乙醇得天独厚。一切看实际情况而定。”[全文]
|
- 柴油的命门:柴油轿车在中国并们没有被宣判死刑,但如果柴油相对短缺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汽车业一厢情愿的探讨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政府部门对推广柴油车的推广也会缺乏底气。[全文]
|
|
|
|
乙醇、混合动力、空气动力等分析 |
先把汽油用好: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动力总成副总监施杰说:“高科技智能燃油管理技术和六速前驱自动变速箱将会在通用汽车产品中大行其道,以此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眼下熟悉动力配备将被逐渐取代。”[全文]
|
- 人人都爱氢动力:清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工程部经理孟庆云认为他们的成果对中国意义重大,他说:“氢在车辆运行中的排放物,只是少量的比我们喝的纯净水还纯净的水蒸气以及氧气。”[全文]
|
- 混合动力只差一步:要想知道哪种新能源技术眼下最为可行,不妨看看车展上的人心向背。在本届上海车展,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重点展示了混合动力车型。对中国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几乎一夜之间,便有众多本土厂商的混合动力车登场亮相。[全文]
|
|
|
|
博客对话
-
新能源并不缺乏可选择性,然而大面积推广和采用却都面临难以逾越的瓶颈。根据联合国能源组织的评估,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只够全球使用50年左右。能源紧缺的问题, 在新浪汽车的博客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欢迎大家发表观点开通博客,参与讨论。开通博客
投稿信箱:
zhaohuan@staff.sina.com.cn
|
|
正方:新能源在不断进步
市场化脚步加快 |
|
评论员孟京涛:不管是乙醇生物燃料也好,燃料电池也好都不是能够解决实质问题的解决方案,它们目前也许是可行的但是不可盲目扩大发展,最终寻求更好更实用的汽车新能源还是需要不断努力的。[全文] |
- 在我国随着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笔者认为发展乙醇燃料就是从人口中抢粮食,是不太可行的举措,虽然在国外有用桔梗来产生乙醇,但是在我国一是技术还未成熟、二是大部分的桔梗都用于了饲料和发电的燃料,桔梗同玉米大豆一样是求大于供的,所以说乙醇燃料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全文]
|
|
|
|
反方:新能源缺乏长期的、市场化的科技 |
|
评论员苏利川:齐头并进的方式不仅可能造成研发时间的浪费,而且投入的巨额资金也可能打水漂。由于个个都有代言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几乎体现出各部门间利益纷争和割据的局面。[全文] |
- 归纳一下,国内目前开发新能源汽车不外乎选择了以下几条路径:一是基于传统石油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如先进柴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二是基于天然气和石油伴生品的燃气汽车;三是基于化石燃料化工的替代燃料汽车,如煤制油等;四是生物燃料汽车,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汽车;五是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全文]
|
|
|
|
媒体交锋
-
世界范围内,一场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的争霸战正愈演愈烈,中国从6年前开始参战。如果用一条纵轴来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业内的普遍共识是:以汽油车为起点,终点将是氢动力汽车,从起点到终点大概有20年时间。
日前,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基地项目落户内蒙古。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谋划在继吉林、辽宁、河南、安徽等全国九省区之外的更大范围内推广燃料乙醇。加上生物柴油、混合动力、氢动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大有遍地开花的势头。
不过,在这种大干快上的风光背后暗藏的却是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主流擦肩而过的危险。
|
|
正方:新能源走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 |
|
不仅仅是混合动力车,还有氢能源车、生物能源车、柴油车…面对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坚持以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为主导,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战略。[全文] |
|
|
|
|
反方:新能源市场化,瓶颈问题颇多 |
|
公元21世纪,世界范围内,一场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的争霸战正愈演愈烈,中国从6年前开始参战。不过,在这种大干快上的风光背后暗藏的却是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主流擦肩而过的危险。[全文] |
|
|
|
|
车展风向
- 2007年上海国际车展的序幕即将拉开。几乎所有世界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将以A级车展的规模参展。与此同时,本届车展还是自主品牌在2006年取得辉煌成绩之后,又一次在如此重大的国际性车展上集体亮相。
未来,你的车是“喝”汽油,还是“喝”生物柴油?是靠混合动力,还是靠燃料电池?在2007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你的汽车‘喝’什么?”将成为今年最IN的流行语。[全文]
|
|
2006北京车展新能源车型汇总 |
|
2006北京国际车展,新能源动力车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厂家观众的关注。国外新能源动力车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国内新能源车大规模的集体亮相实属首次。[全文] |
荣威混合动力车
一款中强混和的混合动力轿车,在综合工况下预计节油可高达25%,达到欧IV排放标准。
华普概念CI-1
新型混合动力车 由上海华普汽车和中国强华一号混合动力轿车自主开发的,具有节能、环保、驱动扭矩大、加速性能好等特点。
奇瑞A5-ISG混合动力车
并联式中度混合动力车型,采用燃油发动机、电力发动机互补工作模式。
东风混合动力轿车
外观以上一代蓝鸟为基础进行设计,最大优势是汽油发动机辅助以电动发动机,燃油经济,排放低。
|
|
|
|
2007年上海车展新能源车型汇总 |
|
未来,你的车是“喝”汽油,还是“喝”生物柴油?是靠混合动力,还是靠燃料电池?在2007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新能源将成为今年最IN的流行语。[全文] |
上汽:混动和燃料电池车同台亮相首款面向产业化方向、基于荣威750平台自主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将亮相荣威展台,一款名为“上海”牌的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也将现身。
奇瑞:多种新能源技术齐头并进
奇瑞将推出一款以奇瑞A5为平台、匹配混合动力系统的新款汽车--奇瑞A5BSG.另外,奇瑞率先在国内推出了一款生物柴油动力的新车型V5,V5是以瑞麒2为平台,匹配生物柴油发动机。
长安:混动版“杰勋”08年前量产该车是长安欧洲研发中心与国内联合开发的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P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