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瑜:厂商不光要卖车还要教会开好车
张宇星:下面是有请刘世瑜谈谈你的看法。
汽车社会矛盾难以彻底解决
刘士瑜:我觉得是这样,汽车社会的矛盾在慢慢加深,也说明了汽车与社会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密的,这个矛盾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力,汽车与社会的矛盾是解决不了的,只能缓和。如果能找到缓和矛盾的办法,你就会在这个领域中获得一个前进的动力或者说能够领先于这个行业。
比如咱们本田的CR-V,之所以能在同产品当中领先,它也是在解决了一些矛盾,比如SUV中比较经济、省油,这是解决了一个矛盾,就被人们接受了。包括北京现代也是,一直叫现代速度,在当时解决了一时的矛盾或者缓和了一时的矛盾它能够成功。下一步是怎么预见到未来的矛盾从而找到一些办法,去延续这种发展速度,我觉得是这样的。
厂商不要光卖车还要教会如何开好车
刚才几位老师和领导们讲的比较宏观,以我的能力不可能再讲更深一些了。我说一些微观的,就像刚才醒言说的,其实是与社会文化的一种矛盾,现在大部分厂家都把自己的车卖出去,卖好车,车是好车,但更重要的环节是没有注重怎么把车开好?
这个问题很多厂家都忽略了。我不是批评,比如像宝马推出宝马之悦,我觉得理念很好,很好的把自己的性能说出来,但有一点忽略了,你的车非常好,但怎么让客户把你的车开好,这一点重要,后来出现了一种情况是撞人了就是宝马,他们自己是被冤枉的。不可否认我喜欢毕加索,我喜欢宝马,但开我自己车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欲望。当个体能量越大的时候你的责任就越大,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点,很多时候出现“小悦悦”这样的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真的想去做的更好,你不仅要告诉消费者产品是好的,希望你在用这个产品的时候要善用它。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张宇星:企业怎么做,我们长期做汽车报道,我们长期在汽车与社会、社会与汽车中也有一些困惑,请几位老总用简单的几句话讲一下,我们在创造社会价值,我们在生产汽车,但社会认为你们只造规模汽车获取一些利润,社会上对我们是有一些误解的,甚至有一些提到社会责任很高的高度,大家给你做排名,我们企业也是很冤枉的,下一步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自身怎么创造一些努力来回报社会或缓解这种误解。从陈总开始吧,谢谢!
陈斌波:我觉得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群体,它首先是一个企业公民。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它应该遵守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关的社会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抛开个别企业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谈到。在社会的变迁包括矛盾的过程之中,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倒下的企业一定是在发展中相违背的。
刚才张老师所谈的油的问题、能源的问题包括拥堵的问题等等,从各方面来说站在这个时点上看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所以大家讨论新能源这样的题目,然后去做相关的研究,做技术储备是未来的发展思路,所以要引导企业做这样的事情。
刘智丰:今年在北京我们有一个促销的市场活动,北京古有八大景,现有新一景,新一景就是北京现代。为什么?因为我接触过很多中央部委的领导,他们见过很多世面,但是我觉得他唯一没有经历的是对制造工艺的理解,特别是比我再晚一代的人,他们对工艺几乎没有概念,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梦想,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要更多人关注机械工业,关注机械制造技术,从小就培养,在国外有很多博物馆免费的。
我觉得做一个企业,所有老百姓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角度更好的理解汽车工业,也了解什么叫工业化的社会。如果中国不是一个制造强国,你很难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导地位。
最后一句话,用温总理讲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脚踏实地,作为企业来讲是关注民生;仰望星空,不断创造更好的技术解决社会矛盾。
李建华: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有企业社会责任,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应该是能够非常高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尤其是一个汽车企业,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不给当地的环境在贡献纳税、解决就业的同时造成破坏,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责任。同时在产品上如果能表现出比较高的产品品质和非常好的产品实用性,对消费者来讲他的每一分能源,加每一点油都能由燃油使用效率转化到性能上,然后以最低的成本成就他最方便、最便捷的移动,这些是我们作为企业来讲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张宇星:我们做了很多讨论,今天这个话题还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最后,请值得三位同行的媒体精英用一句话做概括。
武卫强:在中国汽车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汽车企业做的相对来说是最好的,在我看来推出最环保、最节能的产品也是尽到最大的社会责任。也正像刚才张总所说的,我们在全国几百个评选中是专注于做汽车环保的调查,而且是公益的调查。我们最大的体会一开始是以标准为主,跟很多协会建立标准,一年做下来感觉到汽车企业、汽车本身的变化越来越大。
何醒言:我觉得汽车最大的责任是解决就业的需求,同时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看待一个商业社会,不能锻炼出现在商业社会赋予我们的商业人格的话,我觉得谈其他的都是瞎扯。
刘世瑜:社会矛盾能够缓和的两点:一个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观念的革新。观念的有效利用就是能源、材料包括汽车空间,我记得以前讨论过这个话题,甚至讨论到车大小的问题,车停留在路面上三厢和两厢的位置大小是不一样的,两厢停一百二十辆,三厢的只能停一百辆,这都会对资源造成影响。关键是你怎么用这个车,出门打酱油的时候用车还是出门旅行的时候用车,这都是对汽车的改变。
苏雨农:感谢各位嘉宾精彩观点给我们以分享。
文本导航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