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访谈>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十二五期间汽车出口面临形势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 15:09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第三,面临的形势。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点的时间,汽车产品面临的总体环境是趋紧的,不是宽松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还有很多的有利条件。机遇主要在务实应对中。不能简单的讲机遇大于挑战,或者挑战大于机遇。我们认为机遇就是在你有针对性的解决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你的工作、务实的应对,只要应对得好,我们觉得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因为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主要的产品没有一个像汽车产品占比如此之地的,这种差距都是潜力。我们可以预计不远的将来这边的比例会迅速的提高。

  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考察:

  1、外需萎缩的趋势会长期的存在。世界经济的复苏毕竟是一个缓慢、反复的过程,至少是一个中期的。

  2、保护主义在不断的升温。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保护主义就会跟上,这是相伴随的。各个国家都是如此。

  3、非关税壁垒和专利保护方面也会对我们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素。

  4、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还是存在的。而且人民币升值以后,对外是升值,对内又出现贬值,所以对我们很多企业需要进口关键零部件的企业构成了很大的压力,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买国外的东西便宜。但是我们中国人买东西,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没有议价权利。

  5、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逐步的有所减弱,这是一个正常的表现。虽然说中国的劳动力是充沛的,可是结构性的转型,涨工资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低成本的趋势看,他是在逐步的减弱,而不是说越来越强。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至少五个方面的没有改变说明我们汽车产品出口的动力和比较优势仍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比较明显。

  1、中外汽车产业结构性互补的格局没有改变。我们没有动跨国公司的奶酪,是我们替代了二手产品、低端产品,让非洲朋友提前十年享受了开车的感觉,这个感觉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有比没有要好。

  2、我们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状态没有改变。这种过剩是客观的。但是这种过剩会随着你竞争能力的提高通过市场去解决。我个人特别主张更多要从市场角度去观察这个问题,企业会不断的调整,他会得到市场的检验。

  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跨国公司在这场危机之后,跨国公司60%是看好的,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的投资环境是区好的,这一点对我们增强汽车产业能力是有帮助的。

  4、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上升的趋势没有改变。尽管我们和其他的企业比较我们会看到很大的差距,甚至会差十五、二十年。但是大家也要看到,很多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配套。他都不知道汽车怎么装出来。而我们这种结构性的差别、这种位错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体现。

  5、我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在增强。尤其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包括合资企业的集团搞自主品牌,虽然起步晚一点,但是起点高。我们认为可能也会变成不久的一个亮点。汽车产品的优势还是存在的。而且会不断的增强。

  第四,谈一谈工作思路。去年10月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证委六个部委发布了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去年10月危机还没有过去,还没有实现恢复性的增长,我们提前制订了相关的政策。我们这个意见明确的提出来,09年三年时间实现恢复性的增长,速度应该是正增长十以上。我们这个是有保留的。第二,要用五年时间,我们的汽车零部件、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额将增加很多,达到850亿。要增加一倍半,这要20以上的速度。到2020年,我们的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额要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的10%以上。这到底是多少,它是一个动态的,因为这个分母在变化,但是我们认为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如果达到10%,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了不起。现在货物贸易量,汽车产品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个是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循序渐进的来推进他转变。一个是出口要从载货汽车底盘等商用车为主、以经济型轿车、大中型客车、乘用车、商用车并重转变。零部件出口从以器械类产品为主,向机电、电子类产品为主转变。同时,积极的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二,市场结构的调整。办法提出,整车出口市场要以从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市场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转变。尤其是大中型客车,完全有这个能力。目前我们进口的小轿车,出口价和进口价不一样,国外是我们的六倍。

  我们的大中型客车大概是两倍。零部件市场要逐步以售后和维修市场为主逐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向ODM、OEM方面发展。

  第三,出口贸易化结构要从单一的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资本输出相结合,要走出去。

  第四、企业组织结构也要转变,要从目前主要以进出口经营形式为主,逐步变成营销型的主题,真正从售后服务、品牌建设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第五,售后服务的主体结构也要改变,主要是从过去靠进口商销售网络提供保障逐步向多种方式为主的以自主销售体系能够起主导权的方面转变。我们提这个的时候也是斟酌再三,完全以自主企业为主是有困难的,你可以合资、可以深度合作,可以利用当地的营销网络,但是必须要知道我们产品的实际状态,要做适应性的调整和改进。

(编辑:路宁宁)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