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棉
编者按:
从雅申特狙击中国平民轿车市场,到比翼齐飞的索纳塔和伊兰特,再到目前纵横捭阖的i系列,从拓荒者到见证者,一路走来的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应该会感慨无限:八年的异国时光,从一片荒芜到即将降生的第三工厂,从“现代猛将”到半路出家的“中国通”……

谁都不会想到,当年被业界称为“南南合作”的北汽牵手现代,今天已然成为冲击国内第一集团的主力军。卢载万也应该没想到,中国的汽车消费潜力开发得如此迅猛,仿佛喷涌的火山。命运偏偏选择了卢载万,让他成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02年,卢载万接到调任中国的命令,曾经在韩国把现代索纳塔轿车做到韩国销售量第一的现代猛将,即将面对陌生的中国市场。对他而言,现代似乎已经错失了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欧美、日本等竞争对手早已遥遥领先,做为后来者,如何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成为摆在卢载万面前的一个难题。 “当时心里也没底,对于能否打开中国市场,并没有绝对的信心。”卢载万后来回忆时说。
卢载万出任北京现代汽车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企业还在筹建之中,厂区还是长满杂草的荒地。平地高楼,大厦倾建,一切都从零开始。
和卢载万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他很像韩国足球,彪悍、实用、关键是让人惊喜的进步速度。2002年8月,卢载万带着太太和三个孩子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惊喜之旅。
在北京现代成立之前,韩国车因为质量不可靠,而在中国市场上口碑不佳。2003年,北京现代销售整车5.2万辆,跻身中国轿车企业十强,打消了人们此前的怀疑。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投资,而且还有盈利 ,在以往的现代海外市场中,前所未有。
2004年北京现代实现销售14.4万辆,同比增长176%,排名窜升到行业第五。伊兰特也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新车上市第一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首款车型。不经意间,卢载万已经把北京现代推到了冲击“第一军团”主力的位置。
2006年3月27日,北京现代第50万辆车下线。“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能达到这个水准,在世界上以及韩国现代其他海外工厂是没有先例的。”卢载万回忆说。
倔强的老头
如果说工作中的卢载万总是给人以速度的惊喜,那么细节中坚持的他,有时候却让人觉得格外地倔强。“把事情做细,把细节做久,把习惯做好”,这三句话足可以概括卢载万的“倔强”。
据卢载万身边的工作人员讲,最初来北京现代出任总经理时,他凡事都要讲求“管理到位”。“到厂里巡查时,他会用手机录像,看到任何小问题,就拍下来,之后马上解决掉”。
为了让顾客看到一个井然有序、高水平管理的公司形象,卢载万一到北京现代,就提出在厂区里划上了斑马线,然而很多员工并不接受这个提议,员工认为这些斑马线会让他们多走冤枉路。在公司建立初期,这样的问题不断出现。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指路牌脏了,他也不会放过。在卢载万看来,“路牌脏了,人家会觉得是企业管理不到位,这会影响企业形象”。难怪北京现代汽车董事长徐和谊评价他是“做人严谨,做事严格严肃”。
和很多韩国人一样,卢载万也很喜欢中国,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他更是推崇备至。和人聊天谈事,他常常会引用几句中国古语。
在卢载万的书架上,很多书都是关于中国市场和中国文化的,而且他要求每一个派驻到中国的韩方人员学习中文和中国的文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许正是应了这句中国老话,卢载万才能如此快速地适应中国市场,适应中国节奏。
在卢载万看来,要想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需要正确掌握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制定适合于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而这一切都源于对中国的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再贴切不过。
速度博弈深度
用“疾风知劲草”形容卢载万现在的心情再合适不过。在他看来,进入2010年,北京现代提出了不再以速度而是以品质为核心的“品质经营”理念,作为企业重大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在北京现代确立。卢载万甚至将2010年定位为 “内涵式增长管理创新年”,“2010年北京现代的头等大事就是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其次才是提升销量及市场占有率”。
卢载万对于北京现代一直以来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不佳,并不回避。在他看来,北京现代在中级车、小型车上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但北京现代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在拥有高附加值的中高端车型得到消费者认可,但这需要过一个程。
据卢载万透露,明年上半年北京现代仍要在中高端市场发力,推出中高端车型YF索纳塔,与悦动和伊兰特组合销售一样,YF索纳塔也将与索纳塔名驭组合销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北京现代,当2009年,北京现代销售整车57万辆,以94%的高增长创下了合资汽车企业的最高增幅,旗下两款兄弟车型悦动和伊兰特更是创下年销41万辆的佳绩之后。卢载万更愿意保持一分清醒和冷静。
他丝毫不忌讳谈“产品过于集中”的隐忧。“伊兰特+悦动”组合占北京现代总销量的70%以上,这其中蕴含着较大的集团风险。
在卢载万看来,北京现代i系列车型的全面进入,正是要消除这一风险隐患。“两厢车市场本身并不是很大,因此,i30的年销量只要能够达到4万-5万辆就实现了公司的目标。”相信也实现了集团的战略意图。
明年北京现代还将上市两款车型,如果i30的市场反应很好,还会继续推出i系列车型。到2011年,北京现代销售的车型将达到12款左右,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或许在卢载万看来,一个兼顾速度与深度的发展模式正在渐渐地浮出水面,就像他当年来到中国一样,感慨背后又将有更多的惊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