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记者对今年车市进行总结和展望明年车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 19:48  新浪汽车

  媒体记者对今年汽车市场进行总结和展望明年车市

  主持人:最后大家每个人都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谈一谈对今年这个行业以及市场的总结,以及对明年的展望。

  陈晓芸:我觉得今年无论对合资还是自主品牌来捉,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但很多企业其实也是诚惶诚恐的心态,明年到底是什么样,包括现在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企业已经开始在对明年有整个规划。我最近在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稿的一些事情,国家希望自主品牌份额未来今年计划提高到50%,轿车提高到40%,也就是说自主品牌在未来几年是政府一定程度侧重的,但我认为难度也很大,包括我们提到低碳时代要求的节能汽车的技术,包括国三、国四以及新能源的发展。在合资产品下,下探到小型车以后,对自主品牌也有影响,未来这种布局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大家都在争这块地盘,当然也有一些自主品牌的企业非常有信心,包括我今天采访到的吉利的刘总,他说2015年轿车达到40%,乘用车达到50%这个目标定低了,但有些厂家和自主品牌认为这个目标有难度,所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产品、技术、管理都有整个规划。今年让大家都信心大增了,但之后在1000万辆好的开头基础上,未来几年我们该怎么做,现在是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就是热市情况下进行冷思考,这是我对未来几年的一个冀望。

  张宇星:我个人觉得,明年的车市一定还会很好,我们常常预测,从我们身边看到的只有广州、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来预算全国到了什么程度,其实我们有了广袤的农村市场、微型面貌车可以买到200万辆,周围有这样的消费吗?并不多,哪儿去了?中国汽车市场太巨大了,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刚刚开始,但高处不胜寒,这是永远的道理。厂家现在真有萝卜块泥不洗的倾向,不善待消费者等等。这个现象一定要警惕,如果不警惕,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的损失可能是最大的。

  郑成飞:今年欧美汽车市场下滑非常厉害,但大众却依靠中国市场和新兴市场取得了10%的增量,增加得是非常大的,大众非常高兴,但对中国来说应该思考一下,比如今年由于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振兴规划等等,微型客车,微型货车增长了30万辆,增长了75%,增长得非常多,但中国的股市、房市都是明显的政策市,政策对今年汽车旺销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年初大家非常悲观,认为今年不可能达到1000万辆,甚至认为是800万辆甚至更低,但后来预测越来越高,各个协会也把预测数不断上调,9月份认为达到900万辆,10月份达到1000万辆或者1300万辆,几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数字,市场预期非常好。

  振兴规划我们列了十一项措施八大目标,我们看完成了多少,很多没有按时间表走,很多没有出台,汽车市场好不用出台那么多的措施,继续政策激励措施可能会过热。这几天可能降温比较多,但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以及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别的国家降温的时候,中国经济升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可以思考一下。经济学家郎咸平最近也在说,中国经济正在遭受制造业的危机,经济在发热,我想我们的车市也跟经济是一体的,未来两三年会怎么样?明年车市可能很好,后年可能也会很好。但两三年之后,中国车市不可能脱离中国经济,尽管中国刚刚进入中国社会,大有前景,但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出现泡沫,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我建议这些车企在忙着扩产的同时要考虑今后车市应该走向什么样的方向,值得我们警惕。

  程晓东:作为国家发改委的一员,我认为今年的车市很重要的功劳是与我们宏观调控以及产业振兴政策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很大的作用。今年整个市场很出乎意料,全球车市不好,各国都有刺激、振兴政策,但中国振兴政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突破了1000万辆,而且还有更大的发展。让大家非常惊喜,我认为这个好的车市明年还会延续下去。但我们的产业振兴规划希望三年平均增长10%,我们的市场确实超过预期,行业没有想到,政府定制度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如果明年定目标最好1500万辆最多,10%或者15%的增长是比较好的预期,有的厂家说20%或者更高,需求刚性、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也会把市场空间透支掉,对市场未来的发展也不见得是好事。所以,总体来说,明年汽车价格应该是稳定的,市场还会比较好。

  张志勇:我感觉2009年的汽车市场有很多很多的热点,热点太多,兴奋太多,惊喜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也太多。

  第一,世界汽车格局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其它汽车跨国公司,包括丰田出现了大幅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对所有的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机会,在今后整个世界汽车格局范围当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今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1000万辆,他们说这不仅仅是1000万辆数字上的、形式上的,而且中国汽车发生本质上的变化。1000万辆之前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产品层面的,媒体产品层面宣传汽车,厂商也突出汽车的内饰、颜色、性能。突破1000万辆,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达到2000万辆左右,有人预测到3000万辆,还有人预测到4000万辆,我认为2000万辆就不错了。在达到2000万辆过程当中,带给企业的是一种营销战略的根本性转变,需要从过去以产品为主转向到以品牌为主,管理为主,过去大家都在盲目地扩产,或者他们扩产是由市场巨大的增量可以消化掉的。任何商业上,战略上的扩张行为都会被市场的繁荣所掩盖,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市场增量逐渐减小,节奏减慢,会给所有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各个品牌企业的竞争、交火的程度会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来培养你的品牌忠诚度,从内部加强管理,这可能是所有的汽车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去做的。

  第三,我感觉今年是中国汽车年,不单单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且中国汽车企业通过不断收购甚至不断的失败,比如上汽收购双龙折戟沉沙也好,或者收购罗孚上有一些质疑也好,我们通过北汽收购萨博的技术,通过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系列从失败到失败到成功,以及到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说世界汽车市场,消费者对中国整体汽车品牌的认可,为什么吉利宣布沃尔沃成为他优先竞购方,最近重要合同条款达成一致,不仅是吉利品牌的努力,而是中国汽车企业集体出击的结果,这对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第四,整个中国汽车企业存在政策市的问题,政策市有好有坏,比如今年的汽车市场形势达成这样繁荣的程度,出乎几乎百分之百的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厂商、分析人士,大家可能都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繁荣。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繁荣是归因于政策的拉动,购得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补贴等等,这些繁荣是建立在政策基础之上,对自主品牌来讲可能是一种机会,但肯定更多的是一种挑战。如果没有这种政策你怎么办?我感觉这对企业来讲更多的是一种压力。

  另外,新能源汽车政策,大家普遍质疑发改委说的降温,出现地区性或者企业联盟式的对行业标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形势的地区性联盟,这种联盟是好还是坏?我感觉这是整个体制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没有体制上的约束,没有对政绩方面的考核,我感觉可能不会出现这样多的新能源(方面)表面化的功夫,实质性的技术开发是未来需要做的。

  今年上汽获得51%(股权),超过2个点这可能有根本性的意义,过去中国汽车企业讲,用市场换技术。但用市场换技术的结果并不明显,民营企业可能没有捞到合资名额的,反而经过努力,扩大了自己的份额,品牌价值越来越大。未来合资企业50:50的政策是不是要坚持或放弃,我感觉是在未来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发展当中需要考虑的。

  全国人大刚出台的政府机关在采购商必须保持50%的自主品牌份额,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进展。对自主品牌来讲,我们一直在呼吁这个事情,既然财政投资建的企业我为什么不能优先采购我自己企业生产的汽车?我认为是完全合理的,不存在排外或者保护的问题,这次人大推出这样的政策,说明对自主品牌支持力度非常大,这是非常科学的。

  新能源,大家说今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或者明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通过一系列政策,新能源汽车势头不会像70年代、9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境况一样半途而废,大家放弃新能源汽车开发,转而进行传统市场的利润追求,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会走得越来越广,特别是这次哥本哈根会议,虽然达成了没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协议,但环境的压力要求各国政府,要求各个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共同严峻环境,(知道各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和国外相比,中国汽车水平差距和传统行业相比可能小很多,是不是真的是这样,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做功夫,作新能源汽车后发优势或者超越,都应该多下功夫,而不是多谈一些表面的东西。

  杨小林:我觉得2010年车市不好预测,我采访大众中国泛滥的,他认为中国车市2009年的增长是非理性的增长,一个正常的增长应该是GDP的1.5倍,比如GDP增长是8%,它应该12%,中国在2008年底增长15%,结果增长40%,03年车市非常火爆,但一到04年车市就下滑很多,没有办法解释。有公认的说法因为03年透支了过多的消费能力,我认为2010年也会有这个倾向,因此我个人对2010年车市持谨慎悲观的态度,可能不会如我们预期得那么好。

  谈谈自主品牌的发展,我认为2009年自主品牌的发展源于政策的推动,自身的发展,自身品牌的提升,扩大份额已经接近40%了,这是很好的消息。2010年,通用要把6万元左右的雪佛兰拿过来,听说本田、丰田都有小排量车的引进适应中国小排量车发展的节奏,作为自主品牌来说都是值得警惕的事情,以前我们说合资企业不做4万元以下的车,但这个价钱已经接近5万元左右,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生存空间会压缩,2010年自主品牌生存份额可能会被压缩,跌破三分之一。我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现象,能够通过收购技术来让自己获得更多高端市场的份额,获得自主品牌该有的地位。

  主持人:感谢大家从各个地方过来,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我们将来还会有十大新闻评选的仪式,稍候我们同事也会跟各位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大道无形)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