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携利润最高之广汽 入成本最低之中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07:52  21世纪经济报道

  “菲亚特公司以及我本人不只是个擅长拆分的高手,而且还是个擅长重建的专家,我们不仅会‘拆古堡’,还会‘重建城堡’。”与新的合作伙伴——广汽集团签约仅四天,在上海新天地,以流利的中文,菲亚特(中国)董事长孟斐璇面对媒体不断强调,“与广汽的合作是一座非常大的古堡。”

  一年多前的2007年12月25日,由于中国唯一合资伙伴——南汽被上汽整合,菲亚特在中国的整车业务几乎陷入停顿。此后,孟斐璇通过恢复售后服务、引进进口车业务,规划新的销售网点的方式,努力修复菲亚特在中国的市场销售,但孟斐璇明白,如果不能实现在中国生产,所有的计划都会大打折扣。而国产的前提是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合作者。

  事实上,与南汽分手后的菲亚特也曾心急如焚地开展他的国产业务。2007年8月,奇瑞(参数配置)与菲亚特共同宣布,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按50:50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乘用车。合资公司计划于2009年投产,预计年产量为17.5万辆。但目前,孟斐璇说“与奇瑞的合作已暂停”。原因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双方都有很多项目在进行。”

  另一位熟知内情的分析人士透露,菲亚特与奇瑞最终未能走到一起的深层次原因是主导权的问题。“奇瑞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对合资的要求比较高。而对于外方来说,更希望自己能主导合资公司,包括技术、采购、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

  2008年8月,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将2010年公司中国销售目标由30万辆调整为5万辆。也就在同时,菲亚特与广汽的合资项目正式展开。孟斐璇透露,“合资意向是和广汽谈发动机合作时谈起的。”

  此时,广汽已有两个成功的合资伙伴,但提出自主品牌计划后,并没有得到合资伙伴的支持,陷于自主品牌开发困局的广汽得到了菲亚特车型平台包括发动机技术的帮助。“正是在不断的接触中,菲亚特与广汽之间的认识加强了,广汽进一步认识到了菲亚特的技术实力。”孟斐璇称赞合资伙伴——广汽——是乘用车企业中最成功的,利润率和利润绝对值都是最高的。“这点和菲亚特非常相像,菲亚特是欧洲利润率最高的企业。”

  作为小型车的生产销售专家,菲亚特也接受了广汽将合资厂设在湖南长沙的建议。5月,广汽收购长丰汽车(600991)股权, 成为其最大股东。在长沙设厂,除了响应发改委新规定,国内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在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孟斐璇透露另一个主要是考虑是,按目前湖南人均收入水平,在湖南生产菲亚特车型,成本方面远比设在广州低,这相对低利润的中低端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从长远来看,中部的成长率远远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成熟市场。

  与菲亚特一样,广汽之前也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有人评价广汽标致合作的失败,关键在于中法两国的汽车文化有本质的不同。这与菲亚特与南汽合作的失败有共同之处。

  对此,“中国通”孟斐璇引用孔子的话说,“过而不改,视为过已”,“广汽已从失败迈向成功,我们也会迈向第二次。”

  “从现有的资源上看,菲亚特重回中国并非外界猜想的那么困难。”盖世汽车研究院院长陈文凯认为菲亚特重回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配套供应商的体系。陈一直致力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研究。

  菲亚特为国产化而作的前期准备早已悄悄开始。今年的6月中旬,FPT(菲亚特动力科技)旗下的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将原南汽集团持有的股权出让给了广汽集团,并计划于明年年底量产。

  事实上,菲亚特在供应商体系的开发上从未放弃过。2007年,合并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中心,成立菲亚特全球采购中心,目标是到2010年从中国采购零部件达到15亿欧元。陈文凯认为,这不仅能使菲亚特在中国的采购实现规模效应,从成本上与南北大众、丰田等公司抗衡,且直接增强了零部件配套商的信心,使菲亚特的国产化工作进展更加顺畅。

  按照菲亚特与广汽的计划,在未来24个月的时间内,双方将迅速把工厂建设起来,投产的车子将尽快投入到经销商销售渠道。但目前合资公司的高管还未确定,孟斐璇说,这位人选可能是中方的也可能是外方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俞凌琳 上海报道

(编辑:YiYi)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菲亚特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