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技术实力整体提高 内在品质实现飞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15:13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记者 韩 霁 陈建辉

  吉利正在实施的战略转型,显示出吉利的一种成熟和自信。这自信来自于吉利技术实力的整体提高,来自于吉利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和勇气。

  现在的吉利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的实力,吉利正在以一个又一个创新成果,不断地为中国汽车创造着惊喜。

  人们欣喜地看到,现在的吉利已不再是车标、车型的“改头换面”,最重要的是内在品质实现了飞跃,一个个“吉利创造”的前沿技术使其具有了整体提升的资本。

  掌握核心技术

  今年1月18日,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的北美车展上,吉利展台前聚集了大批记者、观众,大家对吉利“不怕爆胎的汽车”显示出强烈的兴趣,这一“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技术”即BMBS获得了本届车展上惟一的“发明创新实践特别贡献大奖”。

  就BMBS在美国顶级车展上亮相之事,吉利副总裁赵杰解释说,“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在技术上常常被认为是跟踪者,吉利想以此证明,中国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汽车在某些领域正在向领跑者行列迈进。”

图一:BMBS在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获得惟一的安全技术大奖

图一:BMBS在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获得惟一的安全技术大奖

  “造最安全的车”是吉利的目标之一。吉利非常明白,不掌握核心技术,这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国内外众多汽车企业针对于汽车安全性的研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ABS、安全气囊、EPS等提高安全性的技术和配置,如今也十分成熟,不仅提升了品牌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汽车交通安全的大敌爆胎,尚无人能够彻底解决,而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了整个交通事故的70%。

  2006年,一位民间发明人带着解决车辆高速行驶时突然爆胎引发安全事故的一项发明专利找到吉利,此前他已经找过多家企业并未引起重视。吉利敏感地意识到,这项技术也许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撬动市场的杠杆。虽然这项技术直接应用在汽车上还不成熟,设计者本人也毫无汽车行业的从业经验,但是吉利的领导层并未将其拒之门外,而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这项技术的原理加以分析和优化,进行了工程化设计、车型匹配。经过一年多的试验调整,这项彻底解决爆胎安全问题的技术方案成熟了。当汽车在运行过程中胎压胎温出现异常,BMBS监测系统会对此做出反应并发出报警,在爆胎发生的瞬间,BMBS会以快于人体反应的时间接替驾驶员对车辆进行自动操控,使车辆平稳制动。今年6月,配置了BMBS的吉利远景登陆市场。吉利正在着手制定BMBS的技术标准,借此掌握技术上的话语权。

  拥有自己的发动机

  在汽车行业,有“得发动机者得天下”的说法,因而吉利很早就开始了艰难的制造历程。2003年,吉利自主研发的MR479Q系列发动机成功替代了丰田8A发动机。

  随着节能需求越来越高,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吉利也在向更高水平的发动机研制技术进军,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代表着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CVVT技术。

  面对没有经验、没有设备、缺少资料等诸多困难,研发项目组的40多名研发人员,用4个月时间便完成了CVVT—JL4G18的图纸设计。此后,便进入到艰难的试制阶段。项目专家组组长赵铁良,这位搞了一辈子汽车研发的老专家至今还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光是记录各种工况下试验结果的参数报表,摞起来就有两尺多高,至于做了多少试验,那数都数不过来了。”国内没有成熟的VVT制造商,项目组通过与国外专业公司局部合作,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吉利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VT技术;发动机采用的塑料进管材料选用要求高、模具制作难度大,内腔光洁度加工难,研发人员从选材开始,到调整设备,修改数据,设计加工方案,与操作工人一起反复研究、调试;铝合金缸体需要采用高压铸造技术,国内还没有先例可循,研发人员找来协作厂家,通过手把手的技术支持,攻克了难关。

图二:2006年,8月8日,吉利CVVT—JL4G18发动机正式投产

图二:2006年,8月8日,吉利CVVT—JL4G18发动机正式投产

  2006年,吉利的CVVT—JL4G18发动机实现批量生产,其最大功率达到102千瓦、升功率达到了57.2千瓦,一批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内最高水平。令吉利人感到自豪的是,这款发动机的研发摒弃了“模仿”的方式,走的完全是正向开发的路子,就像赵铁良说的那样,“从设计思路到机械结构,吉利的发动机是有自己‘个性’的。”

  汽车领域发动机的换代周期正在缩短,吉利发动机研发也在加紧步伐,从1.0升到3.5升排量的发动机都在开发,排放全部满足欧Ⅴ标准;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缸内直喷汽油机GPI试验样机已完成,正在做点火试验,预计2011年实现批量化生产;已经具备了研发双VVT的能力;柴油机样机将在明年的北京车展上亮相;4G18的升级版4G24也已研发成功,正在与整车搭载……吉利“造好车”计划正从“造强心”展开。

图三:吉利发动机生产线

图三:吉利发动机生产线

  投资“远水”不为解“近渴”

  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是最早开始研制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混合动力、双燃料、纯电动,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全面探索和研究布局。在许多人眼中,新能源汽车还处在研究完善阶段,还只能算是“远水”,解不了眼前利益的“近渴”。那么,吉利为什么把钱花到“未来”上?

  吉利副总裁赵福全给了我们答案:“新能源汽车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领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与国际强手相比差距不大,这也许是我们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

  正是着眼于长远发展,早在2005年吉利就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2006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项目后,吉利更感使命艰巨,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队伍、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的资金,向这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跋涉。

  而此时,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凭借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抢占了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科技制高点,行业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许多企业放弃了努力。当吉利的研发人员将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目录仔细研究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发现强大的对手确实没给后来者留下多少机会,专利保护覆盖了诸多领域,甚至连每个齿轮转动的方式都申请了专利。然而,吉利并未就此却步,决心以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生路。

  两年后,当吉利的混合动力项目电子等平衡系统出现在竞争对手面前时,从控制系统到电机、整车集成全部都是吉利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

图四: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搭载电子等平衡系统的吉利汽车

图四: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搭载电子等平衡系统的吉利汽车

  吉利创新设计的电子等平衡系统采用一种全新的原理和构造,把电能和机械能结合到了一起,目前已经实现了节油20%,计划到明年投产时,将实现节能50%的目标。也就是说,到那时排量为1.8升的电子等平衡动力版吉利远景车性能将相当于3升左右耗油量的轿车。

  掌控发展自主权

  “我们的设计思路能够完美地实现,最大优势就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电子控制系统。”吉利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杨安志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3月,吉利自己的电控系统供应企业浙江智慧电装有限公司成立,这意味着吉利成为汽车自主品牌中第一个掌握电控生产技术的企业。

  当前,国内的汽车企业都是购买别人的电控系统来为自己的汽车配套,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几家汽车公司拥有自己的电装企业,而这些电装企业本身也是世界汽车电控技术的掌控者。

  如果将发动机比作汽车的“心脏”,那么电控系统就像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驾驶者的意图都是通过电控系统传达到汽车的每个零部件,而汽车每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也都是通过电控系统“告诉”驾驶员的。电控系统的集成水平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部件能否完美地结合,协调地工作,各种创新思路能否实现。

  吉利汽车匹配了自己的电控系统,使此项成本降低了30%。“我们自主开发每一款新的发动机、一个新车型,都需要配置相应的控制系统。如果请国外的公司,首先我们要花大量的资金来做匹配,即使完成了得到的也就是一个‘黑盒子’,还不是自己的东西,将来要升级、要修改怎么办?还得求人。”智慧电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建军深有感触地说,“而我们的电路板上每一个元器件、每一条线都是自己设计的,电脑程序的每一行都是我们一个个输进去的,芯片的控制策略我们自己完全掌握。拥有了自己的电控技术,也就是掌控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

(编辑:滕比邻)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吉利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