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汽大众曾生产国捷达SDI柴油轿车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08国际先进柴油汽车技术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虽然车展期间各种论坛和活动举办得非常多,但这次研讨会却被业内人士高度关注:相关负责人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解释令很多企业恍然大悟;通过调研和讨论总结出的“先进柴油车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也令关心柴油车发展的行业人士茅塞顿开。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时,就在业内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报也接到很多读者电话,表达他们的疑问和看法。待今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定稿对外发布时,企业就将注意力转到了如何根据新目录内容制定发展规划上。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鼓励类的第十三部分内容是汽车,第六条的内容是“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及电催化器、电极、复合膜和双级板等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开发及制造”,这就让相当多的人认为,柴油车不在被鼓励之列。据记者了解,几家企业都据此将柴油轿车一项从自己的企业产品规划中删掉了。
“第六条强调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内容,由于柴油是传统能源,所以我们未将其列入。这并不意味着先进柴油车不在鼓励之列,更不代表国家要限制柴油车的发展。”4月21日,与会的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的话令在场的业内人士恍然大悟。
会议认为,我国正在迎来发展先进柴油技术的历史性机遇,汽车柴油化的主客观环境正在成熟。能否形成先进柴油技术的较快应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战略和决策。从欧洲经验来看,汽车柴油化和先进柴油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清晰、连贯和系统的激励政策。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需要在观念和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革和调整,才能使先进柴油技术得以顺利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