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提到配套体系让我想起来冯老师之前曾经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一个文章,就是题为《谁害了韩国车》,这个文章在新浪网不到24小时之内点击已经将近两万左右,留言也是一百条,应该说大家是非常关注的,那您在这个文章里边系统地阐述了主要是从配套角度阐述了韩国车它的一些问题,那想在这里您再详细跟大家说一下。
冯淑娟:我没想到新浪的网友都这么热情,对我那篇无意中偶尔写出来的博客点击率也很高,评论也很多,非常感谢。
就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博客?因为我原来在《中国汽车报》的时候曾经做了几年的零部件专刊的主编,我对韩国的配套体系很了解,而且也去韩国看过,我觉得从韩国的配套体系来说它比较特殊。过去它进中国的时候很多中国的供应商也想进韩国的车系配套,但是进不去,当时很多人就用“比登天还难”这个词来形容。我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看到了韩国车前几个月销量下降了,因为有人告诉我韩国车很大利润就在它的配套体系上,刚才田老师也说到了,为什么合资企业能要求毛比斯降那么大的幅度,因为知道这里面利润空间非常大。过去韩国人来到中国以后,韩国人的特点或者是他的民族情绪比较强烈,他配套体系整个搬到了中国,搬到中国以后整个中国的这些厂家进不去,因为中国厂家也有好的,并不是说全都不好,确实有一部分不行,刚开始不行,但是后来行了他也不要你的,有很多确实很好,但是他不愿意要你的,很多中国的供应商是很有这方面的体会的,所以我对这个感受非常深,我觉得这是影响韩国汽车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想如果他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的话,将来不光对韩国的汽车配套体系,就是对整个韩国汽车的竞争力在中国,在国际上,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实际上据我了解,它在美国、在欧洲都不这么做,尤其在美国市场它实行的是美国本土化,就是它的供应体系主要是采用美国人的配套商。
主持人:那您觉得为什么他只在中国把得这么紧呢?
冯淑娟:我觉得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中国市场还不够成熟,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中国的整个法规方面也没有要求特别特别严,这方面导致它在这方面就不用去有别的顾虑,另外这个利润,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和美国的汽车市场利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一辆车在美国能赚一百美元在中国就能赚一千美元。
田毅:我补充一点,其实韩国企业对中国人做出的零部件他们也是眼光不一样,他们觉得有点民族情绪在里面,觉得不太相信国内的配套体系,可能这里面也有这种因素。
冯淑娟:我看我网上的评论,我都仔细看了,网友基本上是针对韩国人他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的那种情绪而去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真正说他对韩国车为什么韩国要这么保守他的配套体系,为什么韩国人这样做,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原因的,我觉得利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配套这个利润很多是看不见的,不像卖一辆车多少利润一下就能看见,但配套利润如果是他自己去采购,别人又不了解内情,不知道他这中间的利润差别多大,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他到中国来是为挣钱的。
主持人:谢谢两位,现在我们插入一段广告,广告之后继续回来。
(插播广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