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冯老师。刚刚其实田老师说完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前几天的时候刚刚是北京现代伊兰特第50万辆下线,这辆车作为一个礼物送给了著名的花样滑冰的申雪和赵宏博,应该说50万辆这个数字对于所有汽车企业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都是一个值得非常欢欣鼓舞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我很难把它和目前我刚刚所说到的数字,北京现代它1到5月份所有的车型加起来的销量下降了22%,很难把这两个数字结合起来。您刚刚还提到现在韩国车主要的问题是一个品牌突破的问题,那我就想问一下,韩国车它的这些中高端的车型目前进入中国的其实不多,偶尔进入的一、两款车型销量也是非常的寥寥,应该说目前主流的主要销量,韩系车依然是在靠中低端的车型支撑,现在中低端车型应该说它的拿手好戏,但是反而在这块不只是中高端车型,中低端车型目前销量也在飞速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田毅:这个就是我们一直在谈到,它跟它的品牌本身的定位和期望值有关系。因为我认为韩国车一定要放下身价,放下身价来正视或者说来正视面对国内自主品牌的挑战。因为在比如说A级车或者中低端这块,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力是很强的,最近是很大的,因为我刚才说也有一个统计数据,前4个月自主品牌的销量占到总销量的30%,所以我觉得韩国车它在进入中国过后,它仍然抱着自己也等同于欧洲品牌或者是美洲品牌这样一种感觉,进来过后你的期望值比较高,市场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而它这种品牌跟中国消费者心中对它的定位当中就出现了一个落差,这种落差就导致了它最后在销量上,在营销上出现了这么一个低谷。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
再加上如果说它不是这么来既定,如果他把中高档车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包括配套体系利润降低,那么在中高档车同样可以打一下中国中高端车的正面主战场,他也是完全可以介入的。所以现在他就面临着全面的品牌定位和心理定位的调整,这种调整就是不得不让它一定要放下身价,要在成本上或者是在品牌上不是说与中国自主品牌看齐,至少要把它看作一个很强大的对手正视面对。同时我觉得因为这次据我了解的消息,比如说两个企业的降价,原来它的配套体系是不跟进的,这个你必须在合资企业里面消化这种降价的成本,但是这次我听说毛比斯承担了这次降价成本的40%,这个配套体系就是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全控股的一个配套体系,或者说公司,配件公司,所以说是他自己利益的一部分。所以这次中方和韩方谈判的结果是我们今年这部分降价,你配套体系必须承担40%的成本,合资企业消化30%的成本,这样就导致他在竞争力上可能就会加强。以后他如果想真正在中国汽车市场,在A级车甚至是B级车里面要能打出一个漂亮的战役,他的确要在姿态上做出让步,否则的话还是按照原来的,比如跟消费者的博弈当中,我觉得我的品牌含金量很高,比如它在美国的时候给消费者承诺比如是多少万公里可能是保修的,曾经以这样一种服务,超前服务的承诺方式,或者以大量的资金投入服务来获取消费者的认可,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在中国他觉得这个品牌是不是感到已经够了,或者说我给消费者的承诺不用那么多,也可以得到市场很好的反响,这就是它必须要面临的在心理定位上的一种调整,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