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庞大的扩张计划正遭遇到政策调控的困局。
日前,记者从吉利集团高层处获悉,在吉利众多的新基地项目中,目前仅湖南湘潭一个项目得到批准,其它的项目,均被“卡”在发改委的审批环节上,而“卡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政策对国内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调控。
今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确认了我国汽车业目前存在的产能严重过剩现象,在《通知》发布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新建整车企业、跨产品类别投资的要求。
这意味着,尽管李书福解决了扩张过程中需要的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但他的扩张计划却还是可能“生不逢时”,由于遭遇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手而受到阻滞。
李书福的圈地梦想
知情人士透露,吉利众多新生产基地迟迟未能得到发改委批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人员认为中国汽车产能存在过剩,而吉利现有产能尚有大量空余。
根据《通知》的规定,现有企业异地建厂,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而吉利目前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现在吉利汽车拥有4个生产基地:台州临海、台州路桥、宁波北仑和上海(华普),年产能为40万辆(其中10万于今年建成),但2005年吉利汽车公布年销售仅为15万辆,今年吉利汽车的全年产销目标也不过20万辆,这意味着吉利实际的产能利用率还没有50%,远远低于《通知》的要求。
之所以要在产能有剩余的情况下还扩大产能,李书福说,是为了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减少物流,集中研发,降低成本”的基本思路。
以东北基地为例,据吉利集团预测,在东北建立生产基地后,目前在南方生产的吉利汽车在东北的成本可以降低500元至1000元左右,现在吉利汽车的售价在3万元至9万元间,这样的成本下降,幅度已然不小。
在这样的思路下,吉利开始大规模的全国圈地扩张运动。
去年10月,吉利和兰州市政府签署协议,注册资本4亿元,共同设立合营公司以生产吉利轿车,预计2006年底投产,年产能5万辆,在通过分期建设后,最终将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11月,吉利与湖南湘潭市政府签署协议,在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建设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预计到2010年也将形成10万辆的产能。
今年4月14日,吉利汽车与浙江慈溪市政府签约,将斥资人民币188亿元,在位于杭州湾畔的慈溪经济开发区建造最终生产规模100万辆的汽车工业城。
此外,还有山东济南、以及传闻的吉利要在东北哈尔滨和四川成都等尚未经吉利集团确认的基地,吉利的扩张路径已清晰可见。
仍然存在生机
但是李书福的产能圈地计划却遭遇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手。
就在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在全国四处选择新的生产基地的同时,记者了解到,在吉利众多的新基地项目中,目前仅湖南湘潭一个项目得到批准,其它的项目,均被“卡”在发改委的审批环节上。
但李书福显然没有放弃过关的希望,目前,吉利还在为获得发改委的批准进行一系列努力。
记者了解到,吉利以上的几个新基地项目,虽然目前仅有湘谭基地获批,但记者获悉,根据此前公开的消息,吉利与甘肃兰州、湖南湘潭、山东济南、慈溪等地政府均签署了设立生产基地的协议。
“在目前状况下,单凭吉利的能力是很难实现这些目标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借助地方政府的资源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吉利内部人士透露。
该人士表示,支持包括优惠的土地价格、税收的减免甚至资金上的支持,“我们真正实际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见习记者俞凌琳台州、上海报道
国内疯狂扩张圈地:
进军国外汽车市场:
媒体评论:
国家政策要求:
专家谈产能重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