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市场规模:任何资本都不会无动于衷的数字
40%利润率:任何资本都会垂涎的数字
“1000亿元市场规模、40%利润率”,这是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诱人图景中的两大亮点。而在降价风潮中趋冷的整车市场衬托之下,汽车后市场已俨然成为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根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的分析,到2005年,中国汽车售后市场规模将达到970亿元。而罗兰贝格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这一规模将达1900亿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
“这个预测似乎还保守些。”资深车评人钟师说。
“黄金产业”雏形渐显
潜在市场空间达2000余亿元
事实上,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制造经历了一轮爆发式的增长,汽车产销售量每年保持了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1-8月份,汽车产量达340.57万辆,销量达328万辆;轿车上半年产量达124.61万辆,销量达113.20万辆。与之相应的是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权威统计部门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国个人汽车保有量已达1200多万辆,比2002年增长24.8%。其中,个人轿车489万余辆,比2002年增长42.7%。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预测,2007年中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将接近4000万辆,中国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
“汽车保有量增长得越猛,随之而来售后服务市场空间就被大大撑胀。”钟师认为,以国外整车制造与售后服务市场份额比例约为1:1.5为参照,目前中国售后市场远远不能与整车市场的发展相匹配,发展空间相当大。“售后服务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以下价值链中的第二桶金,尤其在几番整车价格大战后厂商元气大伤之时。”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张小虞也认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汽车产业链越来越长,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类摩根时代”即将到来,这也意味着中国售后服务新一轮的淘金热即将到来。
在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被誉为“黄金产业”。在欧洲,汽车售后服务业也是汽车产业获利的主要来源。有关统计显示,从销售额看,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国内汽车市场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
而从销售利润看,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年产值高达1400亿美元,汽车维修业的利润率达到27%。另外在汽车信贷方面,美国贷款买车的比例为80%至85%、德国为71%、印度为60%至70%,而中国还不足5%。
后市场中国汽车业的第二桶金
统计显示,2004年1-7月汽车生产全行业(包括整车和零部件)销售额达5428.75亿元。而据权威部门预测,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额有望达1万亿元。按照目前汽车服务所占比例为12%计算,2005年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规模将约为1200亿元。业内专家认为,如果以成熟汽车市场中服务所占的比例为参照,再结合中国汽车金融、租赁等服务还相当薄弱等情况,汽车售后服务在现有的12%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还有近10%的上升空间。也就是说,2005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理论上的规模应达到2000余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售后服务商利润率比美国等成熟市场高13个百分点左右,高达40%。
迅速膨胀的市场规模以及真正的“暴利”,刺激了各路资本狂追中国售后服务市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