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能源汽车是各大车企争夺的焦点。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带你深入了解各种新能源汽车的现状。本期从宠儿电动汽车开始。
电动汽车的研发比传统汽车历史还要长,但却一直没产业化,08年之前更是已被放弃。但在去年,随着王传福宣称要借电动车让比亚迪2025年称霸全球,通用把复兴押宝VOLT电动车,以及我国汽车振兴规划明确支持电动车,大家不禁要问,电动汽车缘何突然受宠?
电动汽车并非现在才开始兴起,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许多汽车业巨头诸如通用之类就已经推出电动车型,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并没有形成大势。之后,各个巨头开始找寻不同的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比如柴油车、甲醇汽车之类。
但现在,电动车又再一次成为潮流,众车企纷纷将目光放在了电动车的三条技术路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身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14日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决定还强调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详细]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其中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为5万元/辆;纯电动汽车的补助标准为6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助标准高达25万/辆。 [详细]
发改委汽车专家组组长张书林表示,我国电动车产业化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详细]
中汽研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傅连学表示,中国拥有低成本的电动车制造能力。 [详细]
张书林表示,电动车的节能性可以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提高国家能源安全。 [详细]
张书林表示,政府希望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形成我国汽车业新的竞争优势。 [详细]
王建均回忆,比亚迪在底特律车展上展出的E6纯动力车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大众、通用、丰田的高层领导过来观看。比亚迪电动车在海外的影响比在国内大许多。巴菲特之所以看上比亚迪,也就是因为比亚迪在移动能源方面的技术优势。 全文>>
陈军:要让消费者选择电动车,就要看电池寿命,是5万公里折旧还是10万公里影响很大。现在国产电池基本能做到10万公里,成本还是比传统车贵一点。全文>>
傅连学表示,缺乏标准和规模导致我国电动车可靠性不大好。像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需要大规模示范运行来检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所以科技部开始组织新能源车在13个城市示范运行。 [详细]
张书林称,国家拨出一百亿资金专门用来引导企业解决电动车的这些技术问题和产业化问题,包括自动变速箱、动力电池的水平、承载问题等等。[详细]
傅连学称,电网公司比较支持,电动汽车晚上充电正好能够平衡波峰、波谷,最近他们正在跟科技部协调。将来最主要是如何管理的问题。电网公司还需要和地方进行协调。 [详细]
汽车专家杨嘉林认为,现在还不能肯定何种能源能代替石油,如果推广电动车就太过盲目。而且国家不应指定具体路线干涉企业行为,只颁布节能环保法规即可。 全文>>
张书林认为,燃油汽车节能环保技术仍是最重要任务,新能源是将来的战略储备。全文>> 傅连学认为,电动车并非唯一路线,哪条新能源路线最接近商业化就选择哪条。全文>>
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称,中国电动车技术和国外水平不是相近而是差距很大。比如中国没有动力偶合装置技术,而电机的基本效率比国外差10%。 全文>>
傅连学称,从技术成熟性来讲我们可能差一些。但国外技术成本太高不能推广,我们却有资源优势,比如比亚迪的F3DM才14万,国外企业做不到这个价格。 全文>>
杨嘉林认为,中国主要靠火力发电,如果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那会导致能耗和气体排放起码增加一倍。中国很难电力供应和气体排放控制。 全文>>
张书林称,电动车一般是在晚上充电,可错过用电高峰。全文>> 傅连学认为,相比单辆汽车排放气体,发电站统一排放气体的控制要方便得多。全文>>
汽车评论员孟京涛认为,消费者不可能牵电线充电,建立充电站则投资浩大,很难找寻投资者。另外,电动车充电需要时间较长,不方便之外还会造成交通堵塞。 全文>>
傅连学称,电网公司很支持电动车,将来会建设快速充电站,20分钟能够充80%的电。还会改建小区设施停车场地,技术难度并不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