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象一:新老共存同堂出击 |
案底:捷达三代车型(老捷达、宝来、速腾)同时在售;帕萨特三代车型(桑塔纳、帕萨特、迈腾)同场竞技;花冠两代车型(九代、十代)并行销售;旧款蒙迪欧是否完全停产,还要取决于蒙迪欧致胜的需求;还有之前的索纳塔与御翔NF,菱帅与蓝瑟等。
|
点评:在国外多数国家,车型的更新一般采用垂直换代的方式更替,新一代车型上市后,上一代车型随即退市,新款车与旧款车也很少出现共存的情况。中国“几代同堂”的“始作俑者”当然就是南北两个大众。只要还有市场需求,厂家是不会放过榨取利润的机会的。
|
|
|
|
◆
怪象二:经济型车低迷,SUV火爆 |
案底:利润继续变薄,市场还在萎缩,这是今年经济型轿车的市场状况,今年主要经济型轿车(排量在1.0L-1.6L的小型车)的销量均在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SUV市场异常火爆,前三季度,整个国产SUV市场的产销超过26万辆,同比增长157%。
|
点评:事实上,在国家鼓励发展小型低能耗车、油价持续飙升的之下,却出现经济型车市场低迷,SUV市场火爆的状况,这确实让人们感到惊讶。国家对于小排量环保车始终没有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支持,是该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个性化需求使SUV的热度仍将持续。
|
|
|
|
◆
怪象三:自主品牌换标成风 |
案底:去年自主品牌扎堆推出中高端车型,今年他们则忙着换标。吉利360万元征集的车标于11月6日揭晓,新标只用在吉利将来新车型上,老标继续延用。其它企业象比亚迪、长城、海马、双环等六七家自主品牌都更换了自己的标识。
|
点评:近两年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使自主品牌车厂商的自信不断增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换标恰恰也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一步。不过自主品牌显然不能指望光靠改标识就能够提升品牌形象。 |
|
|
|
◆
怪象四:车价不断降,利润继续涨 |
案底:2007年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22%以上,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市场增长率。尽管2007年汽车降价让出了近400亿元的利润,但整体经济效益较好,实现增收,预计今年整个汽车行业利润有望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
点评:汽车行业利润率高,就说明降价空间大,今年的高利润,也预示着明年有可能出现更激烈的价格战。在降价竞争的压力下,合资企业的外方不得不加大了国产化的力度。但不能不警惕一味追求国产化率的提升、压缩成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
|
|
◆
怪象五:汽车金融重新受重视 |
案底:随着04年国家对金融政策的收缩,以及银行在该项业务不断出现坏账,风险控制无力,各个厂家跟银行的车贷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目前的份额大概只有10%左右。但今年开始,许多厂商再次提出将大力发展在中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包括丰田、大众、福特、通用等宣布了推进汽车金融业务的具体措施,以及在终端市场推出各种优惠条件的车贷方案。
|
点评:汽车金融公司是为汽车厂商服务的,只要汽车企业打算扎根本地发展,汽车金融正是伴随而来的业务,而不会受市场开发艰难影响,因为汽车金融的出发点是帮助汽车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发展。尽管目前汽车金融在国内发展相当艰难,但各大企业已经纷纷介入这一市场,目前更初步显露复苏的痕迹,未来车贷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
|
|
|
◆
怪象六:中高档车低配低价抢市场 |
案底:今年,包括帕萨特、雅阁、蒙迪欧、迈腾等中高档车型,其最低价位跟目前不少中级车相近,甚至更低。而纵观这些低价车款,配置水平都比较低,一些消费者表示虚有其表。大多数中高档车型的最低价车款经常处在长期断货状态。而且低配置车型的成交数量其实并不多,多数消费者最终还是宁愿选择价位更高、配置更全的车型。
|
点评:低价不亏本的奥妙,实际上是减去了许多配置。从市场策略来看,厂商在产品系列中推出低价车款,是希望促进销售,低价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这个车型,拉长产品竞争区间,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需求,两全其美的事情。不过当消费者购买时如果碰到那些只用低价做噱头,而无真正供货的车型,无疑有被忽悠的感觉,这对品牌来说不是好事。
|
|
|
|